虚拟病例: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选择?


以下病例并非真实存在,只是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况,来讨论面对这样的情况能够采取的措施和应对方法。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50(没到老年,但也不年轻了)
简要病史:患者20余年前被其公公捡回家,因此个人史、家族史、生长发育史、既往病史都不详,其丈夫称20余年前到他家时智力状况就不好,计算、交流都不太好,有时在家自言自语,说胡话,有时会有冲动行为,因为在家还能照料,一直未送医院就诊,此后在家中生有一子。大约1年前,患者在家饮食减少,需喂食,生活被动懒散,个人卫生督促后仍不能很好完成,家属在了解到政府对精神障碍患者有帮扶,遂送医院就诊,要求住院治疗。
体格检查:患者整体消瘦,牙齿缺失,四肢有畸形,家属诉及是捡到时就存在的,牙齿是此后卫生护理差,逐渐脱落。
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完整,检查欠合作,思维散漫,可查及幻听、被害妄想,(患者言语混乱,常有答话不切题),智能差(常识、计算等问题均不能很好作答),情感不协调,有怪异行为(喜欢独自蹲在病房角落),意志活动减退(饮食、卫生都需要督促),无自知力。
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等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发育迟滞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各检查,予抗精神病药对症治疗后,精神症状逐渐减少,幻觉、妄想消失,个人自理能力仍较差,主要表现为需要督促饮食和个人卫生,其余状态尚可,智能恢复欠佳。
相关情况:患者目前经治疗后勉强能维持自理,但需要旁人督促。家中尚有一丈夫和一儿子,与丈夫关系一般,与儿子关系欠佳。经治疗后,家人不愿接回家,希望在医院长期住院治疗。患者需要依靠家里的支持生活,自身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其他家庭关系。
讨论问题:
1.假设患者是被绑架的,或涉及其他犯罪行为而被拘禁,是否倾向于向警方报案?
这里涉及到一些情况,患者无法自行举证,因为时间问题也很难追查证据,同时身为精神障碍患者,她很难完成自己报案的行动,另一方面,因为智力障碍,她也很难表述清自己是否遭遇了犯罪情况。同时,患者依赖目前的家庭关系维持生活,一旦家属被定罪入狱,她的生存处境会进一步恶化。她将面临没有家属照料,也没有自己求职工作的能力,只能依靠政府帮助,仍然可能维持长期住院状态。
2.假设患者是35岁,是否仍维持上述倾向?
3.对于长期住院倾向于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类似于这种的患者,在精神病院长期住下去,往往是等一个终末疾病,而后结束生命。但患者本身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实则很是低劣,他们活着,却又不算真的活着。那么,大家对长期住院的长度持怎样的态度?对于这类患者,是否有一个更加合理合法的处理流程?
4.假设患者是25岁,对于长期住院持怎样的态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