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乙肝疫苗并非终身免疫,这份接种指南请收好!

发布于 2022-07-28 · 浏览 7265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8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玖陆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早日消除乙肝

我国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高流行国家,据估计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70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2000-300万例。


自我国2002年乙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2014年调查显示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携带者下降至0.32%,意味着实施乙肝疫苗以来,超过8000万的儿童免于乙肝感染。那么乙肝疫苗哪些人需要接种?保护力持续多久?是否要补种?


正值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医学界”邀请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主任的蒋永芳教授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以下简称“指南”)对乙肝疫苗接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乙肝疫苗主要是通过接种后机体产生有效的表面抗体,从而达到降低或避免乙肝感染。但是,乙肝表面抗体(HBsAg)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护力度也会降低。”蒋主任介绍道。


不同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对于高危人群,比如医务人员、从事食品加工人员、直系亲属有乙肝阳性感染的人群,都应接种乙肝疫苗,并且3-5年进行表面抗体的检测。蒋主任表示:“对于HBsAg的滴度小于100的患者,应该进行加强或者重新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普通人接种乙肝疫苗也应该5-10年进行HBsAg的检测,如果HBsAg降低,也应该进行加强或者重新接种乙肝疫苗。


蒋主任还提到,“近几年来我国乙肝疫苗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70年代灭活/减毒疫苗到现在基因重组疫苗。相比于灭活/减毒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副反应相对较少,对大部分人群而言,乙肝疫苗没有绝对禁忌症。但是当处在感冒发烧期、对疫苗过敏的患者,应选择不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接种的数量也大,对于乙肝疫苗的接种的质量和效率都非常有经验的,并且安全性强。总的来说,乙肝疫苗是减少乙肝感染的关键措施。”蒋主任强调道。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


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指南建议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即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针和第3针。


此次指南还新增了对于HBsAg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满1月龄后,再按0、1和6个月程序完成乙肝疫苗免疫。


蒋主任强调道:“这么做的目的是在母亲感染不明的情况下,降低早产儿和低体能儿的感染风险。”


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乙肝主要是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前,HBV主要以母婴传播为主。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12h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目前母婴阻断成功率已达到95%以上,但还是有5%的患者母婴阻断失败。


蒋主任解释道:“母婴阻断失败主要与以下3点有关。第一:母亲乙肝病毒载量很高;第二:母亲HBsAg和e抗原阳性;第三:接种不规范,家长不重视,未能及时接种第二针、第三针乙肝疫苗。”


对于母婴接种失败的新生儿,应重新根据0、1和6个月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在1-2个月后监测患儿的表面抗体,如若没有产生抗体,应在患儿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接种次数、接种剂量提高成功率。


除此之外,蒋主任还介绍道:“随着时代的进步,母婴阻断也有更好的方法。全国曾启动’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甚至湖南省也加入该计划中。提高母婴阻断率也可在母亲妊娠24周时监测HBV-DNA滴度,当HBV-DNA滴度大于105UI/mL,妊娠期的母亲进行抗病毒治疗,之后新生儿再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计划。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替诺福卡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其中,替诺福卡韦不仅可以在妊娠期使用,还可以在哺乳期使用。”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丙型肝炎是可治愈的,乙型肝炎也是可控制、可预防、可治疗。


对于广大乙型肝炎的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感染HBV,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直系亲属有乙肝感染的患者,也应积极到医院就诊,防止聚集性传播,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对于普通的群众而言,应积极去医院检查,在没有乙肝表面抗体或乙肝表面抗体较低时,积极的补种或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医务工作人员而言,应加大宣传,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宣传,也应该对非感染科,非肝病科的医生进行宣传,加深对病毒性肝炎的人士和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



参考文献 共1篇

[1]王贵强,段钟平,王福生,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265

3 52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