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惊魂”之12岁儿童小腿离断保肢之大结局。
患儿:男
年龄:12岁
(病情介绍详见原帖,本帖只发图)
















因开放性骨折
骨膜毁损伴骨缺损
皮瓣愈合后3个月
更换内固定+植骨+皮瓣整形





今日复查
术后快11个月
伸肌腱缺
残留伸肌腱与胫骨前肌腱编制缝合
目前除拇趾背伸功能差之外
其余诸趾功能良好
踝关节跖屈,背屈功能尚可
无足下垂





行走基本正常
出院后因为疫情
加上偏远地区来院复查不方便
一直未来医院复查
一直在微信随访,指导功能锻炼
21年底
曾专门驱车去往患儿家中回访
指导其功能锻炼
生怕因患儿锻炼不到位
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或者再骨折
从而枉费团队费尽心思保肢
今日复查下蹲正常
行走略微跛行
原因在于患儿不敢全负重
指导其走路姿势,康复锻炼技巧及注意事项后回家。
(视频中时间算错了,应该是术后11个月)

讨论:
对于很多老师提出不同的方案:
一期肢体短缩,吻合血管,肌腱。
二期ilizarov骨搬移,延长肢体。
个人觉得此方案在儿童下肢不太合适,原因分析:
1,不做皮瓣桥接,短缩愈合,下肢需要短缩12cm左右,虽然保肢风险降低,不需要皮瓣,但是下肢长段缺损,无法早期行走。
2,二期ilizarov骨搬移,一是搬移时间长,力线不良,愈合不良,等风险也存在。二是可能需要2—3年佩戴环架,对患儿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成人骨搬移,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状态,更何况患儿。
3,骨搬移我们科室团队也做了大几十例,搬移过程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钉道感染、针松动、力线偏移、会师不良、再植骨、骨矿化不良、取架以后再断裂等等。
所以上级医师组织科室团队术前讨论,急会诊讨论本例儿童下肢严重创伤,采用:
一期:不短缩外架临时固定+皮瓣桥接。
二期:植骨+更换内固定+皮瓣整形
三期(目前未到三期):取钢板+伸趾功能重建。
没有一种方法万能,也没有一种方法一无是处,选择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医生面对创伤能做的
仅仅是尽心尽力尽力而为
不负患者不负初心
仅此而已



最后编辑于 2022-07-25 · 浏览 2.7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