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随想467:深静脉导管末端风险示意图

内容随想:
一.深静脉置管存在并发症,除了感染,较为危急的是漏出风险引起心包积液和胸胸积液,如何评估目前使用的静脉导管是否存在风险?
二.示意图如下

解析:
1.示意图(1):导管末端形成血栓,引起活瓣样结构,表现为推药影响小,回抽血困难。可以继续使用,使用肝素及停用几天等血栓溶解,但陈旧性血栓溶解困难。
2.示意图(2):导管末端顶住小静脉汇口,造成的营养液漏出风险最大,起病急,同样有推药影响小,回抽血困难表现。影响奇静脉汇口,可导致胸腔积液;引影响心包积液,肾静脉血栓,影喂养不耐受甚至NEC等,具体看导管末端具体影响情况。

3.示意图(3):导管末端贴住血管内壁,营养液损伤内壁,形成血栓,部分营养液往内壁方向漏出,沿血管壁下转移,影响远方器官。这种情况比起顶住静脉汇口影响范围大,影响距离远,但相对轻,因此起病比较隐匿,同样可以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部分可以有推药影响小,回抽血困难表现,但双向阻力差异可能更小。
4.示意图(4):导管内血栓,这种情况形成大小相同的双向阻力。
5.示意图(5):静止的导管末端与运动的心脏瓣膜;或者随肢体运动引起的导管末端与静脉血管内壁,发生相对运动,引起摩擦或撞击导致的内壁损伤。
6.深静脉导管血栓和感染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7.拔除深静脉导管时,导管外血栓脱落,引起栓塞风险。
三.风险预防
1.尽量让导管末端位置正常,避开重要的静脉汇口。但如示意图(3)所示,导管末端位置正常只是减少风险,不代表没有风险。
2.观察对比或精准测量双向阻力,重点是回抽血是否困难。回抽阻力大或者无回血时需要谨慎使用;如果回抽血非常顺利,说明导管末端位于大血容量池或者容量池与循环交通迅速,则一般较为安全。
3.病情变化时,及时暂停深静脉置管,完善相关检查,比如复查胸片,胸腔B超和心脏彩超等,早发现早处理,必要时拔除导管。
四.补充一个视频:
患儿20余天,picc不能回抽血,但能推,下肢水肿,上肢不肿,伴随CRP升高。



最后编辑于 2023-03-11 · 浏览 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