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SCI |聊聊 6 大临床研究分类吧

发布于 2022-07-22 · 浏览 5623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WOrange 推荐

硕士毕业后在 MS 做了一阵学术编辑,专门修改 SCI 论文。因此总结了很多常见「套路」,会陆续分享给大家吼!

本文也是自己整理的,之前发在了个人公众号里,今天浅浅分享一下~

很多同学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没有明确自己的研究类型,更没有按照实验类型的标准严格设计实验。投稿后,不仅实验设计与研究类型不相符,被审稿人提出质疑,而且患者随访已经丢失,数据根本没法补。

img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究竟如何确定实验类型,从一开始就全盘掌握自己的实验应该包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在广义上临床研究可以分为: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两大类,顾名思义:

原始研究——自己做的、第一次做的临床研究。[Original research是指由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研究的假设或者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到实验结果,对结果进行阐述和讨论。]

二次研究——把别人研究过的拿来鼓捣鼓捣分析分析的研究。[综述类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从中提取结果,对多篇原始研究和综述进行信息提取,综合分析。]

而其中的原始研究是大家接触最多、毕业必备的研究,也是最容易混淆的部分。今天我们主要攻克这部分分类:原始研究根据是否存在干预措施,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大类:

1.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观察性研究是指研究过程中的不存在研究人为措施干预。举例来说,如果研究者想探索吸烟与寿命的关系。受试者是否吸烟是由自身习惯决定的,不会被人为要求增加或减少摄入。观察性研究根据是否存在对照组又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1.1 描述性研究(deive study)

描述性研究没有对照组,研究形式主要包括:病例个案报道(case report),成组病例分析(case series),和单纯描述性的横断面研究。

描述性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对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描述人群特征和疾病情况。横断面研究是一个一刀切的研究,像照相机捕捉的即时定格图像一样。这个图像里有患病者和健康者,可以得到某个疾病的患病率,因而横断面研究又称为患病率调查。一部分横断面研究也存在分组,因而也可以归类到分析性中(下文会阐述)。

1.2 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

分析性研究有对照组作为参照,研究形式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也有一些横断面研究也属于这个范畴。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是将确诊为某疾病的患者(比如:乳腺癌患者)和对照(健康人)进行分组,回顾性探索发病的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致病因素(如槟郎组,不吃槟郎组)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不饮酒组,少量饮酒组,大量饮酒组),追踪观察各组肝癌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肝癌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饮酒是否为肝癌的致病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很难区分,他们的主要区别是: 暴露因素在先(队列研究)?还是结局在前(病例对照)?

举个例子:通过回顾性资料探索甲胎蛋白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 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2月,医生oli查询了2015-2020年间消化科患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了分组,然后回顾性研究各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

  •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0年12月,医生oli统计了2015-2020年间消化科患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N%生存率超过5年,D%不足5年,进而向前追溯患者第一次确诊时空腹血糖水平,试图寻找两者的相关系。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性的区别可以总结为下图:

img

横断面研究所获取的切面中不仅可以用来描述患病率,还存在暴露因素,可以用来“探索”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分析性横断面研究可以筛选出疾病可能相关的致病因素,为进一步分析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基础。


2.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又称为干预性研究,是实验者通过人为设定某些干预因素,观察这些干预因素的改变所导致的结果,因而实验性研究是前瞻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的核心元素包括三大要素:对象、干预、结局;五大原则:对照、重复、随机,均衡、盲法。

分为非随机对照研究(nRCT,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与随机对照研究(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其中RCT是临床研究中的金标准。nRCT和RCT的区别在于分组是否随机。nRCT的分组是夹杂了人为因素,因而相对于RCT来说,存在选择偏倚,结果的客观性下降。


总结而言,所有的原始研究类型中,从提供证据等级排序从高到低如下:


二次研究

RCT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

病例报道


几种研究都有特定的「套路」和写法,比如:病例报告一般遵循CARE规范,回顾性队列、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调查一般遵循STROBE规范,RCT研究遵循CONSORT规范,病例系列遵循PROCESS规范。Pubmed 上都能找到!

循证等级越高的研究,就越容易发高分文章,但是与此同时研究规范对文章的研究和设计的严谨程度也越高,因此不要盲目追求“高分”,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你做的是啥研究?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623

5 332 5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