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的创意用方

发布于 2022-07-20 · 浏览 137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8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王保林,1947年出生,甘肃省名中医,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名中医馆特聘专家。临证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下面是一则王保林医生的经典用方:


组成:姜半夏15g,苍术10g,麸炒白术20g,陈皮10g,砂仁10g(后下),茯苓15g,厚朴10g,生薏苡仁30g,知母10g,黄柏10g,淫羊藿15g,仙茅10g,巴戟天15g,当归15g,黄芪30g,炙甘草8g。


功效:健脾化湿,养肾益气。


主治: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身困重、四肢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煎服法:砂仁后下,其他药物冷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文火再煮25分钟,然后加入砂仁,与其他药物同煎5分钟后,取汁;如法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汁,将两次汤液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中医药针对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治疗以健脾化湿、养肾益气为核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亏虚,则水谷运化无源,精气不能四布,气机升降紊乱,清阳不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振,则会出现肌肉酸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此外,脾主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调,则内生湿邪,湿阻气机、留滞经络,可导致头身困重、四肢酸痛。肾为先天、封藏之本,若先天不足或劳伤太过,“精气夺则虚”,则会出现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半夏性燥,能胜脾胃之湿;薏苡仁味甘,茯苓味淡微甘,两药合用渗湿健脾;苍术、白术合用,以加强燥湿健脾之力;砂仁乃行散之剂,善于化湿行气、醒脾和胃;再配厚朴、陈皮以和中理气,使中焦枢机重得运转、升清降浊。仙茅味辛、性温,主腰足挛痹不能行;淫羊藿、巴戟天味辛,可益气力、坚筋骨。 


三者入肾经以温补肾阳,为防相火太过,故佐以黄柏、知母滋阴泻火。黄芪补气以治虚,当归味甘辛,可补五脏、生肌肉。全方共奏健脾化湿、养肾益气之功,主治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


创方立意:疲劳综合征此类患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病多证杂,多表现为五脏同病、寒热虚实并见,心身俱病,西医辨病都是无病可辨,中医辨证论治、立法遣方亦难中病机。 


依据临床长期观察,本方患病人群多为脑力劳动者、青壮年,体胖、熬夜、嗜食膏粱厚味、喜冷贪逸、缺少锻炼,体质辨识多为偏于痰湿型。 


故依整体观念,以祛湿为切入点立法,辨证和辨病结合,组成健脾养肾抗疲劳方,以健脾利湿、养肾益气,先后天共调。经过临床观察,确有良效,在应用过程中以本方为主的前提下,可随证加减变化。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 王宝林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78

2 19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