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经验贴‖page4“核心人物”电流之转膜篇

还是老规矩,看完记得点赞收藏加关注,这几天码字好累啊!
接着上面的电流篇,这个的话,大家主要看看数据的观测!
一:转膜的常用条件
1:大体上,我看到的实验室都是用的恒压100v,90min跑的转膜。
2:膜的话,有两种,一种是nc膜,一种是pvdf膜,nc膜要甲醇激活(比较危险,有毒呀),pvdf不需要,但是操作之前(三明治之前),需要浸泡,浸泡一下,放托盘里面浸泡,毕竟都有那个转膜液吧!*****最重要的是保湿,不管是结束还是开始,膜都要浸润在转膜液里面,不要干了,不要干了,不要干了(可以看我之前的一个帖子),会影响条带的显影。
3:转膜液和电泳液,一般用个5-6次就换一下吧,如果来不及换的话,那就按我昨天的电流法调电泳电流还有今天的转膜电流(下面会讲)
4:一块胶,贴几块膜?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什么意思?我讲几个大家常用的贴膜方法吧!
1)一块胶,贴一张大膜,然后转完膜,去切裁(也可以不裁,看第3小点),这个考验技术,因为你操作不好,会损伤污染膜
2)一块胶,我把提前裁好的膜贴在目标蛋白附近,这个我很推荐,一次贴一张!但是也有一次贴个几张的,我不太推荐!因为合三明治的时候,膜可能会摆动,膜贴不到对应的胶上面!!
3)关于膜与条带的问题
我不管有没有裁膜,膜覆盖的区域都是目标蛋白区域及其附近,会包括附近分子的蛋白。比如我需要45kd,贴个膜,不可能刚刚好只把45转上去,当然60kd、30kd等也可能会转上去,这个毋庸置疑的。
所以如果是贴一张大膜的时候,可以裁,也可以不用裁,什么意思?比如我大膜贴满了整块胶,我膜上有我需要的45、80、30kd的目的蛋白,我就直接第一次用45的抗体操作后面的封闭一抗二抗显影,然后用80的时候,我洗一下就好了(先快速手摆动洗去明显的,然后摇床17-18振幅的10 min 10min 7min钟洗一下,然后再封闭一抗二抗显影就可以得到呢了)
那裁和不裁有什么区别呢?
我说了裁的话考验技术,很容易污染,但是速度快啊,这个快啊!这不好吗?但是像我这样的抠脚大汉,追求极致,我是这样做的:
每一块胶只跑一个目的蛋白,我也不多跑!
4)转膜过程严格控制低温
第一个转膜液保存必须在4℃的冰箱里面,转膜过程中,转膜槽加冰袋,外部也要放在低温环境(放在冰箱里面或者是放在冰桶里面),原因见二中第4点。
5)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饭去了,我要去吃饭了,我要去吃饭了,我转膜初始监测没问题和低温控制比较好,那我可以去干饭了,因为胶可以在转膜液下过夜或者是长时间!!!
二:如何监测转膜过程?
老样子还是看电流!!!!!
1:与电泳不同的是:恒压条件下的转膜,它的电流是上升的,对,上升的,有时候会上升到400ma,最后直至电泳仪系统由恒压变成了恒流400ma(我用的电泳仪是这样的),不要慌,看第二条。
2:对于转膜电流的定义,电流大小的话,只在开始时定义大小,一般而言,恒压100v以后,初始电流一般在220~300以内的比较好,如果过大的话,比如>320了,就算大了,这时候调成320-330恒流吧,不要恒压了,那么如果<220ma,有啥问题?改吗?算了吧,还是重新配一下转膜液吧,这个没有用!!!为啥这么高或者低?因为转膜液里面有那个甲醇,甲醇容易挥发,所以一般而言,转膜液勤换!
3:转膜的时候电流是增大的,很大的电流,温度会高,所以转膜还是在低温条件比较好(之前电泳的page3讲了这个)
4:怎么判断你的过程有问题了?
就是说你的温度/电流过大。转膜结束后,你去拆开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手拆三明治模型比较烫手,说明温度/电流大了,一般而言,做到这里,我摸到这个温度,我就能大概猜到结果了,如果烫手一般而言,条带呈现笑脸😃性状,最后显影的效果是wb背景比较赃,啥情况?因为你的温度过高,会使得膜对于后续显影液的物理蓄积/残留/积留,会造成都有背景,就是信号高,所以脏!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