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诊断标准的分享
偏头痛的诊断依赖临床,在有相符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满足下述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作出。目前尚无针对偏头痛的特异性诊断性试验。
当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特征重叠时,似乎最能预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包括恶心、畏光、畏声以及体力活动后加重[105]。相比于紧张型头痛,食物诱发因素也更常与偏头痛相关。
诊断标准 — 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3rd edition, ICHD-3)指出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表 3)[79]。
无先兆偏头痛的ICHD-3标准如下[79]:
●A)至少有5次发作满足标准B-D
●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无效)
●C)头痛至少有以下特征中的2项:
•单侧
•搏动性
•中度或重度疼痛
•日常体力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导致患者回避此类活动
●D)头痛期间有至少1项以下表现:
•恶心和(或)呕吐
•畏光和畏声
●E)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先兆偏头痛的ICHD-3标准如下[79]:
●A)至少有2次发作符合标准B和C
●B)以下1种或以上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
•视觉
•感觉
•言语和/或语言
•运动
•脑干
•视网膜
●C)至少符合下列6项特征中的3项:
•至少有1种先兆症状逐渐扩展≥5分钟
•2种或以上症状相继出现
•每种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
•至少一种先兆症状是单侧的
•至少一种先兆症状是阳性的
•头痛与先兆伴随出现,或在先兆出现后60分钟内出现头痛
●D)不能用ICHD-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伴典型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typical aura)的ICHD-3标准需要发作符合先兆偏头痛的标准,并且先兆包括视觉、感觉和/或言语/语言症状,但不包括运动、脑干和视网膜症状[79]。若先兆包括运动无力,则疾病诊断为偏瘫型偏头痛。若先兆症状起源于脑干,则疾病诊断为脑干先兆偏头痛。若先兆包括明确的单眼视觉症状(通过临床视野检查或患者对发作时单眼视野缺损的绘图来证实),则疾病诊断为视网膜性偏头痛。
诊断性试验 —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并不需要神经影像学检查。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的循证指南建议在以下非急性头痛患者中考虑行神经影像学检查[106]:
●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有无法解释的异常发现
●头痛特征不典型或头痛不满足偏头痛或其他原发性头痛性疾病严格定义(或具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如免疫缺陷)的患者
突发重度头痛的患者因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也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以下临床情况可能需要神经影像学检查[107,108]:
●“首次或最严重的”头痛
●头痛的发作模式、频率或严重程度在近期出现显著变化
●出现新的或无法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
●头痛总是位于同一侧
●头痛对治疗没有反应
●50岁以后的新发头痛
●癌症患者或HIV感染者新发头痛
●相关症状和体征,如发热、颈僵硬、视乳头水肿、认知损害或人格变化
若认为有必要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许多患者足矣[109]。当怀疑有颅后窝病变或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漏时,需行MRI。当鉴别诊断涉及动脉病变或静脉病变时,需分别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检查。
疑似偏头痛患者通常无需进行其他诊断性试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