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冠心病如何预防?医生需做好这5点交待

发布于 2022-07-17 · 浏览 4900 · 来自 Android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来源:心希望快讯

目前公认的传统危险因素中,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危险因素均是可以改变的,换言之,是可以预防的。目前认为,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控制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1、合理膳食


①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谷类250~400 g,胆固醇<300 mg/d,食用油<25g,每日饮水量至少1200 ml。


②限制饮酒。建议成年男性饮用酒精量≤25g/d (相当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高度白酒50g,或38度白酒75 g)。成年女性饮用酒精量≤15g/d (相当于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白酒50 g)。


③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 (含钾多的食物有坚果、豆类、瘦肉及桃、香蕉、苹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


2、规律运动


①每天坚持至少30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推荐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快走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


②每周进行至少2次抗阻训练(如负重训练),每次每种运动重复10~15次。


3、控制体重


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2,BMI在24~27.9kg/m2为超重,提示需要控制体重;BMI≥28 kg/m2为肥胖,应开始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 cm(男/女),如腰围≥90/85cm (男/女),同样提示需控制体重,如腰围≥95/90cm (男/女),也应开始减重。


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每周减重0. 5~1.0 kg为宜,推荐超重和肥胖者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


4、控制体重


①建立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并记录在病历中。


②劝导每个吸烟者戒烟,评估戒烟意愿的程度,拟定戒烟计划,给予戒烟方法指导、心理支持和(或)戒烟药物治疗,定期随访。


③对所有吸烟者加强戒烟教育和行为指导,建议应用戒烟药物辅助戒烟,减少戒断症状。


④避免被动吸烟。


5、重视患者心理障碍的筛查


注重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给予合理的解释,对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者应给予对症药物治疗,或转诊至心理疾病专科门诊。


血脂的监测与控制


1、早期筛查


早期发现血脂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十分重要。由于血脂异常一般没有症状,必须通过血液检验才能发现。建议一般人群健康体检应包括血脂检测。推荐20岁以上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


2、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中胆固醇摄人量<200 mg/d。


3、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在LDL-C达标时,非HDL-C达标是降脂治疗的次级目标(即LDL-C的目标值加0. 78 mmol/L)。



血糖监测与控制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BMI>28 kg/m2);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HDL-C≤0.91 mmol/L (35 mg/dl)及TG≥2.75 mmol/L(250 mg//dl);有糖耐量受损史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年龄≥45岁者,特别伴超重(BMI≥24kg/m2)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积极干预糖耐量受损(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血压的监测与控制


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1年监测血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综合干预患者所有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疾患。因此,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总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根据危险分层决定降压治疗策略。


1、目标血压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2、血压达标的时间


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推荐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治疗。治疗2~4周评估血压是否达标,如达标,则维持治疗;如未达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1~2级高血压患者,一般治疗后4~12周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高龄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3、高血压的干预策略


①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均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1级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159 mmHg或舒张压(DBP)90~99 mmHg]干预1~3个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SBP160~179 mmHg或DBP 100~ 109 mmHg)干预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SBP≥180mmHg或DBP≥10mmHg)立即药物治疗。


②对于有1~2个危险因素的初发高血压患者,SBP在120~139或DBP在80~89之间时改变生活方式,1级和2级高血压首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2~4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立即药物治疗。


③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有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的患者,正常血压者改变生活方式,正常高值血压及1~3级高血压患者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同时药物治疗。



治未病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已逐渐成为趋势。


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年龄<45岁者,有如下危险因素:肥胖(BMI>28 kg/m2);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有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HDL-C≤0.91 mmol/L (35 mg/dl)及TG≥2.75 mmol/L(250 mg//dl);有糖耐量受损史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筛查;如果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年龄≥45岁者,特别伴超重(BMI≥24kg/m2)者定期进行OGTT检测。若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复检查。


积极干预糖耐量受损(IGT),首先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平衡膳食,适当体育锻炼。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每半年进行1次OGTT评估。

参考文献 共3篇

[1] Case BC, Waksman 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ave We Reached a Plateau in Primary Prevention?. J Am Heart Assoc. 2020;9(7):e04963.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900

2 24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