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LABManagement祝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Cell》发文!

发布于 2022-07-15 · 浏览 1.0 万 · IP 陕西陕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7月14日,国际顶级期刊Cell(《细胞》)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img


img
小麦抗条锈病鉴定圃


小麦是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为全球超过25亿人口提供主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然而,病虫害常造成小麦产量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具有易传播流行特性,是小麦头号重大生物灾害,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我国一直是发病最重的区域,建国以来先后发生过8次大流行,防治后仍累计损失小麦产量138亿公斤,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所以条锈病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一类农作物病害。

img
自然条件下小麦感染条 锈菌

小麦条锈病因条锈菌而发病传播。条锈菌是一种活体营养寄生的真菌,须依赖活体小麦才能生存。植物免疫团队聚焦小麦条锈菌活体营养寄生特性,挖掘出全球首个被病菌毒性蛋白利用的小麦感病基因TaPsIPK1——编码胞质类受体蛋白激酶。感病基因负调控小麦的基础免疫,能够被条锈菌分泌的毒性蛋白PsSpg1劫持,从细胞质膜释放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操纵转录因子TaCBF1,抑制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增强TaPsIPK1的转录水平,放大TaPsIPK1介导的感病效应,促进小麦感病。

成果系统揭示了PsSpg1-TaPsIPK1-TaCBF1d的磷酸化与转录调控级联途径介导的感病机制。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敲除感病基因,破坏了毒性蛋白和感病基因的识别和互作,实现了小麦对条锈病的广谱抗性。在大田试验中,小麦编辑品系在保持作物主要性状品质的前提下,展现出了高抗条锈病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img
感病基因的工作模式图

小麦感病基因的发现及机理研究兼具理论性突破和生产应用价值,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性突破。其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处在了世界领先水平。二是打破了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丰富了抗病育种可利用的基因类型,开辟小麦生物育种新途径,为我国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img
团队成员合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后王宁,汤春蕾副研究员和博士生樊昕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晓杰教授、康振生院士为通讯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员参与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专局111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的支持。

img
文章作者合影

(--以上内容转载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mg

img


优异成绩的产出与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与植物免疫团队的王教授等多位老师开展LABManagement使用介绍分享会时,会上各位老师提出了多项要求,在实验室采购环节,各小组的申请信息填写要精准、线上预约要规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实验室线上化综合管理实验数据的重视程度。LABManagement致力于开启数字化实验室管理,利用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完成对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

LABManagement 是一款包含实验室安全、动物、仪器、物品、采购、课 题、工作以及传承等方面的管理软件,软件可以帮助实验室开启数字化管 理,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让导师从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 让实验室静态数据有价值,用数字与流程管理实验室。解决实验室中“试剂重复采购”、“物品乱存乱放”、“试剂找不到”、“冰箱不够用”、“工作有头没尾”、“仪器使用困难”等问题, 帮助实验室建立“文献分享库”、“知识传承库”,节约导师管理的时间, 提高学生工作效率,让实验室快速产出科研成果。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

回复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