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五句话搞定成人红皮病的病因

红皮病病因
旧炎新炎 药物过敏 感染肿瘤 风湿大疱 其他不明
解析
“旧炎”:是红皮病最常见的病因,由原有的炎症性皮肤病加重致,最常见的是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湿疹;还有慢性光化性皮炎,扁平苔藓,结节病,太藤丘疹红皮病;
“新炎”:新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指毛发红糠疹。毛发红糠疹病程中多见红皮病;
“药物过敏”:是红皮病的第二大病因,由药物超敏反应致,较常见的药物包括“青(青霉素类)黄(磺胺类)马(卡马西平)影(苯妥英)飘(别嘌醇)”,药疹类型包括斑疹型、DRESS、TEN。
“感染”:包括疥疮、皮肤癣菌病、先天性皮肤念珠菌病、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红皮病综合征;
“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和实质器官肿瘤,前者包括CTCL(较常见的病因之一),Sezary综合征,其他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后者包括肾细胞癌、肝细胞癌、肺癌、结肠癌等;
“风湿”:指结缔组织病,包括皮肌炎、亚急性红斑狼疮;
“大疱”:指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寻常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其他”: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肥大细胞增生症、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不明”:约30%的红皮病患者找不到基础病因,称之为特发性红皮病。
临床应用
为了明确病因,红皮病患者应完善哪些临床资料和辅助检查呢?
临床资料方面:
关于病史:
应完善既往炎症性皮肤病的病史、家族史(“旧炎新炎”);
用药史(“药物过敏”);
感染、肿瘤病史(“感染肿瘤”);
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病史(“风湿大疱”);
关于体格检查:
需要对皮肤、黏膜、指甲、毛发进行全面检查,具体而言,对病因有提示作用的线索包括:
“旧炎新炎”:橘红色红斑伴正常皮岛(图1),手掌、足底的橘色蜡状角化病(图2、图3)、指甲增厚(图4),甲下角化过度、裂片形出血提示毛发红糠疹;

图1

图2

图3

图4
深红色斑伴大量脱屑则(图5、图6)、甲凹陷(图7)可能为银屑病;

图5

图6

“药物过敏”:
皮肤大片剥脱提示药物超敏反应;
“感染肿瘤”:
指间脱屑提示疥疮;
深红色斑伴剥脱提示Sezary综合征(如图8)(注意与银屑病鉴别),掌跖角化也有提示作用(注意与毛发红糠疹鉴别)(如图9),另外,相较于其他红皮病而言更为明显的脱发也提示Sezary综合征(如图10);

图8

图9

图10
“大疱”:
结痂性脱屑提示落叶型天疱疮(图11、图12),口腔、眼睛、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受累也提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图11

图12
辅助检查方面:可疑感染处送疥虫检查、真菌镜检、细菌培养(“感染”),肿瘤筛查如肿瘤标志物、胸腹部CT、B超、(“肿瘤”),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相关检查如Dsg1抗体、Dsg3抗体、BP180、BP230抗体等(“大疱”),ANA及抗核抗体谱、肌酶等(“风湿”);
皮肤组织病理及DIF,具体而言,对病因有提示作用的组织病理特点包括:
“旧炎新炎”: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交替存在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呈方格布样/棋盘样外观,提示毛发红糠疹;真皮深层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提示结节病等;
“药物过敏”:界面皮炎+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斑疹/丘疹型药疹;全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坏死提示SJS/TEN;
“感染肿瘤”:角质层内的疥虫提示疥疮;菌丝提示皮肤癣菌病;具有脑回状核的Sezary细胞提示Sezary综合征,实质脏器肿瘤无特异性提示征象;
“风湿大疱”:界面皮炎+深层和浅层血管周围炎+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提示结缔组织病;表皮内、表皮下裂隙/大疱提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较为特殊的PNP可见棘层松解+界面皮炎+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
“其他”:真皮内的嗜酸性细胞浸润提示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真皮内的肥大浸润提示肥大细胞增生症。
注:图片均来自uptodate。
最后编辑于 2022-07-23 · 浏览 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