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光面假体是否会增加包膜挛缩发生率

发布于 2022-07-15 · 浏览 2140 · IP 陕西陕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关于光面假体和毛面假体包膜挛缩发生率的问题,如果仅从大数据调查结果来看,光面假体的包膜挛缩发生率远高于毛面假体,术后5年内光面假体的包膜挛缩发生率是毛面假体的4倍[1]。然而,综合分析发现,包膜挛缩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结果。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假体表面性质、置入层次、血肿与迟发血清肿、切口入路等因素都与包膜挛缩相关[1-4]。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都直接受术者的操作技术影响,而决定和影响这些危险因素的术者因素,恰恰没有被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医生,其患者的包膜挛缩率差异非常大。Stevens等[1]将包膜挛缩发生率高的医生(>17%)与包膜挛缩率低的医生(<2%)进行比较,发现包膜挛缩率高的医生全部使用的是光面假体,这无疑在统计上增加了光面假体包膜挛缩的发生率;而包膜挛缩率低的医生使用的光面假体占比达到35%,说明即使采用光面假体,也可以将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因为假如光面假体是包膜挛缩的固有因素,这些医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总体包膜挛缩率控制在2%以内。这一研究充分说明了医生的操作技术对现有数据统计结果的强大干扰,同时也表明医生的技术对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包膜挛缩的相关因素是通过医生的操作起作用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控制,从而将包膜挛缩率降低到最小,而不应将包膜挛缩完全归因于假体,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毛面假体来降低包膜挛缩率。

栾杰. 对假体隆乳术若干争议问题的探讨 [J] .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 38(6) : 609-611. DOI: 10.3760/cma.j.cn114453-20220601-00170.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40

4 4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