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饮食=高尿酸=痛风?事情远比你想象得复杂!
结论:
不正确的低碳饮食方式是有可能导致高尿酸而引发痛风的,但与此同时,正确的低碳饮食也可在中长期改善肾脏功能,降低尿酸水平,减小痛风风险。
“不痛不要紧,痛起来要人命!”这似乎就是一些痛风患者的心声了。比如我们很多人所熟知的汪涵,曾志伟,王宝强等影视名人就为此备受折磨。
说起痛风,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老年病、富贵病,与自己无关,然而事实上痛风的年龄层次已日趋年轻化,许多80后甚至是90后都被诊断出了高尿酸及痛风,并且这当中就不乏一些素食主义者。
要说为何会痛风,其实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尿酸有关,有人就说,尿酸高和痛风都是因为长期的大鱼大肉,海鲜和动物内脏,饮酒过度,大量运动所致。
因此,也有部分人认为,“低碳饮食会导致高尿酸,而高尿酸将可能提高痛风风险!”此说孰真孰假,不妨今天就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什么是尿酸和嘌呤?

肾脏的功能

高尿酸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通常我们认为有高尿酸的人,最应该做的是减少含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肉类、鱼虾、海鲜等。

我们知道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血液中的水分和盐分进行重吸收,以决定他们的去向。肾脏在调控体内尿酸平衡中扮演了关键性作用。


也就是说,改善高尿酸的关键是改善肾脏功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呢?
提到肾脏功能,我们很容易想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而糖尿病又为何会引发肾病?

那么,胰岛素抵抗跟肾脏排出尿酸又有什么关系呢?
胰岛素可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3]。发表在JCI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给正常人和具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高剂量胰岛素注射实验,结果发现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均将导致试验者的尿酸排出减少[3]。
这也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尿酸经常会异常升高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已有研究发现,降低碳水高嘌呤(低碳饮食)的饮食模式可降低尿酸,改善痛风问题。
【要点】:通过采用低碳饮食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改善肾脏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尿酸问题。如继续高碳水饮食,即使再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也很难真正解决痛风问题。
低碳饮食将导致高尿酸?
由于高尿酸与痛风的紧密关系,因此对于很多已在/计划进行低碳饮食的朋友来说,最为关心的应该是低碳饮食是否会升高尿酸。

当前,研究低碳水饮食与尿酸代谢最为权威的专家之一当数Steve Phinney教授,业已在该领域研究几十年,同时他也是国际知名的低碳水饮食专家。

以下是Phinney教授关于低碳饮食对尿酸影响的评论[4]:

曾经,他也与大部分医生一样,并没有意识到高碳水饮食的危害,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低碳饮食之后,他开始给他的患者进行低碳饮食和运动干预慢性病,效果非常好。根据他的行医经验,低碳饮食最终并不会引起高尿酸[6]。
前面提到了两位医生的经验,接下来我们看看实际的研究发表情况。

低碳饮食可能短期升高尿酸的原因
下面我们列举了几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第一,低碳前期,由于身体刚开始不适应利用脂肪作为能量,当碳水消耗完后,身体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将被迫分解蛋白,期间的代谢物可促进嘌呤的合成,嘌呤再代谢为尿酸,最终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第二,低碳开始后的前2个月左右,上升的酮体将竞争性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排出减少,体内尿酸升高。
第三,对于肾脏功能本身存在异常的朋友,可能由于摄入过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而引起尿酸升高,应适当控制该类食物的摄入,同时减少碳水的摄入。
第四,对于断食时间较长的朋友,在低碳前期也可能遇到身体还不适应燃烧脂肪供能,从而通过分解蛋白来获取能量,最终引起尿酸水平升高。
高尿酸就一定会导致痛风吗?
痛风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计划采用低碳饮食的朋友可能会想,“虽然我现在没有痛风,但假如我低碳后前期出现尿酸偏高,最终引发痛风怎么办?”



所以说,对于没有痛风的朋友,低碳饮食是可行的。而对于担心尿酸高或已有痛风的朋友,建议在低碳水饮食的前6周左右减少肉类、鱼虾以及海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尿酸悖论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尿酸是有害物,尿酸过高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除了包括医生在内的信息传递外)
的确,当前大部分文献支持此观点,也有不少文献表明高尿酸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联系,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8]。

事实上,尿酸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为我们大多数人所知:其实,尿酸是我们血液中最为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约占人体血液的60%)[8]。

总之,尿酸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利于健康。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要在医生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的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Borghi C, Tykarski A, Widecka K, et al. 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 with hyperuricemia and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Cardiol J. 2018;25(5):545-563.
[2] Mehmood A, Zhao L, Wang C, et al. Management of hyperuricemia through dietary polyphenols as a natural medicamen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19;59(9):1433-1455.
[3] Muscelli E, Natali A, Bianchi S, et al. Effect of insulin on renal sodium and uric acid handling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m J Hypertens. 1996 Aug;9(8):746-52.
[5] Phinney SD, Horton ES, Sims EAH, et al. Capacity for Moderate Exercise in Obese Subjects after Adaptation to a Hypocaloric, Ketogenic Diet. J Clin Invest. 1980 Nov; 66(5): 1152–1161.
[6] https://www.dietdoctor.com/low-carb/side-effects/gout/comment-page-2#comments
[7] Dessein PH, Shipton EA, Stanwix AE, et al. Beneficial effects of weight loss associated with moderate calorie/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and increased proportional intake of protein and unsaturated fat on serum urate and lipoprotein levels in gout: a pilot study. Ann Rheum Dis. 2000 Jul;59(7):539-43.
[8] Fabbrini E, Serafini M, Baric IC, et al. Effect of Plasma Uric Acid on Antioxidant Capacity, Oxidative Stress,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bese Subjects. Diabetes. 2014 Mar; 63(3): 976–981.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