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版主帖|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及实验流程篇

发布于 2022-07-13 · 浏览 7884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利用荧光素酶基因表达后的易检测性和可检测性,替代直接对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即通过荧光素酶系统报告、反馈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所以荧光素酶检测也称作报告系统检测。报告系统检测广泛用于研究真核基因表达和细胞生物学,受体活性、转录因子、细胞内信号、mRNA进程和蛋白表达倍数的研究。

img

常说的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有双荧光素酶检测和单荧光素酶检测,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与单荧光素酶的区别是,双荧光素酶增加了另一种荧光质粒做对照,降低由于细胞状态和感染效率导致的差异,并且还能降低裂解及实验导致的误差,提升实验的精确度。

这个原理你需要知道:荧光素酶是作为目的基因的替代而被检测的,拥有相同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转染到细胞中,拥有与目的基因几乎相同的转录调控环境,因此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即可反馈目的基因的表达。上面也讲到荧光素酶检测应用广泛,本贴主要讲荧光素酶用于转录调控方面的检测,以转录因子NRF2调控下游靶基因NQO1为例子进行详细讲解,其它方面的应用大同小异。

  • 报告载体构建:

要使荧光素酶能代表目的基因,那必须让荧光素酶拥有与目的基因一样的转录调控区域(想检测5’端就5’端一致,想检测3’端就3’端一致,本文主要讲顺式作用元件),找到转录因子调控靶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将其构建到含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上即可。这里根据原载体系统又可以分两种构建方法:

  1. 带弱启动子的载体系统:带弱启动子的原载体系统,只需将顺式作元件部分(30bp-50bp)构建到弱启动子前方即可。
  2. img
  3. 不带启动子的载体系统:将整个启动子区域到顺式作用元件位置的区间(1000-3000bp随着顺式作用元件位置波动,太大建议用带启动子载体系统)全部构建到荧光素酶基因前面。
  4. img

一个是载体启动系统,一个是原基因启动系统,两者无明显优劣之分,按照使用条件选择即可。顺式元件查找参考我在园子里发的旧帖顺式作用元件查找,报告载体构建,EMSA探针设计 - 核酸基因技术 - 专业医生社区,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科研学术交流 (dxy.cn),引物设计后面补一篇。选择报告载体体系,应该选择它同系列的载体。我经常用的是promega公司pGL系列和pNL系列。

  • 转染和处理:

通常进行双荧光素酶检测都是用24孔板,将细胞均匀铺到24孔板中,过夜后,转染,通常要将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一起转染。转染的质粒量:顺式元件载体0.1-0.2ug,另一荧光素酶载体0.05-0.1ug。实验组需要过表达目的基因的在转染双荧光素酶基因的同时转染,加药在转染后的12小时进行。注意转染试剂的添加与孔内的载体总量有关,不要等量。

img

  • 检测步骤:
  1. 去掉培养基后用PBS轻轻洗一遍;
  2. 加入200ul的裂解液,常温摇动裂解10min,用枪将细胞吹下来并混匀;
  3. 拿出不吸光、不透光的96孔板(白板最为适合),将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底物加入到96孔板中,每孔100ul;
  4. 然后加入20ul裂解混合物,上机,先检测萤火虫荧光强度;
  5. 加入萤火虫荧光猝灭剂以及海肾荧光素酶底物混合物100ul;
  6. 上机,检测海肾荧光强度;
  • 计算方法: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07-13 · 浏览 7884

19 142 2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