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干货笔记|面对1传18的新冠突变株BA.5,如何打疫苗更有效?

发布于 2022-07-11 · 浏览 2983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t0205 推荐

最近北京、西安、上海发现感染奥密克戎突变株最新分支——BA.5的患者

有报道把BA.5称为当前新冠病毒的“最糟糕突变株”,它的出现会对当前国内的防控措施有怎样的影响?北京的最新接种规定,则让很多人开始关注“新冠疫苗怎么接种才最好”,现有疫苗能不能顶住BA.5这么凶猛的敌人呢?

  也就在这两天,两篇与BA.5有关的最新研究,先后登上了《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论则有些“冰火两重天”:

  哥伦比亚大学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团队的分析显示,相比此前席卷欧美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早期分支,BA.5和近亲BA.4导致突破性感染的能力更强,而且会使几乎所有已获批的中和抗体类治疗药物中和活性大幅下降

  而中国CDC主任高福团队开展的分析则显示,接种国产重组蛋白疫苗ZF2001,并且将第二针与第三针的接种间隔延长到4-6个月,能使接种者对BA.4/BA.5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对更高,可能是目前国内应对BA.5最佳的接种策略

之所以抗疫变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持久战,主要原因就是新冠病毒的不断突变,不过跟传播能力超强、还非常能破防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比起来,早期的Alpha、Beta、Delta等各种突变株,感觉完全都不够看。

  而BA.4和BA.5,似乎更加“魔高一丈”:此前来自南非的数据显示,BA.4/5的基本传播数(R0)或高达18.6,比传播能力已经很强的奥密克戎突变株早期分支还要高出一头,而且突破疫苗保护、导致重复感染的可能性也很高


img
那么人类对抗疫情的两大利器——疫苗和特效药,究竟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

  发现新突变株,就做假病毒中和抗体实验和接种者血清分析,现在已经是常规操作了,何大一团队先做了假病毒中和抗体实验,且评估的单抗类特效药种类非常全。

  在研究评估的19种单抗中,18种对BA.4/5的中和活性被全部或部分削弱,只有bebtelovimab的中和活性未受明显影响,且真病毒中和实验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而这种现象主要与BA.4/5存在的F486V突变有关


img
各路单抗面对BA.4/5几乎都败下阵来,那疫苗自然也难顶:相比最近正在席卷欧美的BA.2.12.1突变株,mRNA疫苗接种者(至少接种过三针,或有感染/突破性感染史)对BA.4/5的中和抗体滴度都会显著下降


img
 

既有传播能力上的优势,又有更强的“破防”能力,看来BA.4/5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席卷全球的大魔王,据说在美国和英国,BA.4/5导致的感染已占全部新增确诊的50%以上。

  考虑到这一点,高福团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最新数据,对我国的未来战疫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分析的主角则是需要接种三针才算完整的重组蛋白疫苗ZF2001(智飞生物疫苗)。

  研究根据疫苗类型、接种的总次数和接种间隔,划分出了几个不同的组别,即:按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有1个月、2个月或较长的4-6个月间隔,接种三针ZF2001疫苗;接种两针/三针国产灭活疫苗;或两针灭活疫苗+一针ZF2001加强的人群。

  研究者收集了接种者完成上述接种方案1个月后的血清样本,同样进行假病毒实验分析,下图就明显呈现了按长间隔接种三针ZF2001疫苗的优势,对BA.4/5的中和抗体滴度还有个三位数呢,而其它接种组的中和能力都快见底了


img
长间隔接种三针ZF2001疫苗(D组)的优势非常明显

  这些数据与6月份另一项分析灭活疫苗和灭活+ZF2001加强针的国内研究基本一致,而且即使在完成接种后的4-7个月,长间隔接种三针ZF2001疫苗的接种者,体内对BA.4/5的中和抗体水平,也与灭活疫苗组和短间隔组相当。

  因此整体而言,按第二针和第三针4-6个月间隔,接种三针ZF2001疫苗,确实是当前国内应对BA.4/5的最佳接种方案,但考虑到国内疫苗的实际接种类型和覆盖率,以及单抗类药物受到的明显影响,必须得全力研发更好的疫苗和特效药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983

3 4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