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葡萄糖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争议

发布于 2022-07-11 · 浏览 5868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9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執著 推荐


——引子

葡萄糖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在临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时经常使用。这种配伍是否合理呢?丁香园和临床药师论坛上都讨论过,一直存在争议。

争议:

正方:葡萄糖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是临床用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常用处方,经常使用。两者只要比例适当, 短时间内配制使用(2小时以内),是没有问题的。

依据一:汤光,碳酸氢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是否可配伍输注?[J].中级医刊,1993,28(7):14. 文章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两者的成品,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后立即使用,不会发生变色现象,可以应用。

依据二:舒德中等,10%葡萄糖注射液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分析 [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年 第9期 .文章结论:尽管10%G S 注射溶液与 5%NaHCO3注射液配伍后,pH 显著升高,但配伍液中 5-HM F 含量并未因溶液 pH 偏碱性发生增高 。因此 ,临床使用10%GS与5%NaHCO3 配制不同张力的溶液应该是稳定的,配伍使用是合理的。

反方:经查询药典,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显酸性,而碳酸氢钠注射液pH值为7.5~8.5,显碱性,二者联合使用是发生中和反应,降低作用。另外据文献报道碱性物质可使葡萄糖分解加速, 产生5一羟甲基糠醛(5-HMF,对人体横纹肌及内脏均有损害)等毒性物质,因此,含葡萄糖注射液不宜与碳酸氢钠注射液同瓶配伍静滴,以分瓶用药为妥。

依据一:魏爱英等,葡萄糖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探讨[J].山东医药,1996,36(11):48.文章结论:含葡萄糖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2小时后,各配物液在284nm处的吸收度均较含葡萄糖注射液明显升高。二者不宜同瓶配伍静滴,以分开用药为妥。

依据二:丁力等,318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快捷减速表,2006年1月第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表明:碳酸氢钠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不宜配伍。另外,碳酸氢钠注射液说明书,用法标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滴注”,也没有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的用法。

分析:

1. 从制剂配伍禁忌因素分析,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5.5,显酸性;碳酸氢钠注射液pH值为7.5~8.5,显碱性。二者混合使用从理论上讲,存在酸碱中和反应。另外,有机化学也有关于碱性物质可使葡萄糖分解加速, 产生5一羟甲基糠醛(对人体横纹肌及内脏均有损害)的论述。因此,反方关于葡萄糖注射液不宜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的观点,是有一定理论根据的。

2. 葡萄糖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的pH分别偏酸性和偏碱性,属于弱酸碱性物质,两者之间混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还有溶液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临床常规使用的葡萄糖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混合配伍溶液,浓度是百分之几,时间2小时左右,温度是室温。这种条件下两者的化学反应速度非常缓慢,不足以影响两者稳定性【1】

3. 关于葡萄糖注射液在碱性条件下生产5-HMF,除了浓度、温度、时间等条件局限外,碳酸氢钠注射液在配制时,加入了稳定剂(二氧化碳和EDTA—2钠),即使有反应,速度会非常缓慢,在临床常规用药时间内,是安全的。

4. 碳酸氢钠短时间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尤其是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因此,临床一般都是将碳酸氢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系列谈之《儿科学》辅导中“临床常用的混合溶液汇总解析”:用于小儿酸中毒治疗的1.4%碳酸氢钠溶液就是这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的。

附:1.4%的碳酸氢钠配制。简单地说,只需加入5%碳酸氢钠体积的2.5倍的5%葡萄糖即可。如果需要配置1.25%碳酸氢钠注射液,只要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3倍量的5%葡萄糖注射液即可。比如10ml的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25ml的5%葡萄糖,0.5/(10+25)=0.0143,浓度约为1.44%:加入30ml的5%葡萄糖,0.5/(10+30)=0.0125,浓度为1.25%。

参考文献;

[1] 刘博宇等,5%碳酸氢钠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J] 《黑龙江医药》 2016年第4期 p629~631.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868

2 31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