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眼底的印记dark without pressure

眼科医师 ·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来自 iOS · IP 山东山东
3866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等 3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这是一个很无聊的眼底特征,又叫非压迫黑,因为实在没有病例可以发了。

患者是一个青年女性PIC病人,眼底如下图

img


img


img


img


我这次关注的不是她的双眼多发的圆形PIC病灶,而是她眼底左眼大片的棕色区域,这些区域为什么比正常视网膜颜色要深,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棕色区域比较靠近中心,我们用OCT看一下到底这一区域发生了什么:可以看到我们沿着正常视网膜扫描非压迫黑的区域,可以看到原来眼底色调改变发生在视网膜外层,EZ层突然发生了反射率的降低,同时伴有脉络膜大血管的扩张及毛细血管层的变薄,如下图。

img

对于这种现象,复习了一些文献:

img

首先文献已经报道了这种眼底棕色区域,在IR上为低反射,OCT上椭圆体区反射率降低。

img


img

在多模式影像中,非压迫黑区域除了IR低反射,还可见BAF的低荧光,不过我因为用的欧堡的GAF,并没有看出来明显的低荧光。在文献中,患者的视野是不受影响的,文献中的病人生理盲点扩大是因为既往MEWDS病史造成的。

在文献中,亦可见埃博拉病毒,弓形虫,镰状细胞贫血,脉络膜骨瘤合并眼底非压迫黑的报道,同时这个区域会随着疾病的进程发生改变,如下图。

img


同时文献中提到,我们常见的非压迫白区域,其实是视网膜外层反射率的增高,如下图。

img


这种色素改变虽然可能跟多种疾病有关,不过是不是一种病理性的改变,还不确定,对于我们来说,正确认识非压迫黑的意义在于,可以减少因为这种眼底改变造成的不必要的遗传疾病的筛查。

眼科优质病例
4179 讨论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4 20 9
同行评议(0)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病例完整NaN
临床实用NaN
诊疗科学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