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怎么转换?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来源:医生站
临床工作中,心律失常在心内科疾病中居重要地位,而房颤又是重中之重。房颤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室率以及抗凝为主,前两者就不加以赘述,以下将主要说明房颤患者的口服抗凝用药及药物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INR增高或出血的相关处理。
华法林VKA
VKA是最显著的vitK拮抗剂,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达到抗凝目的。
优点:多年使用历史,抗凝疗效确切,可用INR检测药效,有拮抗药物,肾功能不全者可以应用,价格低廉。
缺点:由于VKA主要拮抗vitK,而饮食中摄入的vitK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密切监测INR。
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
达比加群: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Xa因⼦抑制剂。
优点:笔者认为最明显的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少,与食物无相互作用,无需监测INR,起效快,固定剂量应用。
缺点:国内目前无特异拮抗剂,价格昂贵,肾功能不全者要减量或慎⽤。
药物转换
达比加群
达比加群转换为肠外抗凝剂:应在末次给药12小时之后进行;
肠外抗凝剂转换为达比加群:应在下次治疗时间前2小时给药,如果患者正在接受维持治疗(如静脉给与普通肝素),则在停药时给药;
达比加群转换为VKA:(根据肌酐清除率决定)当CrCL≥50ml/min时,在达比加群酯停药前3天开始给药;当30ml/min≤CrCL<50ml/min时,在达比加群酯停药前2天给予VKA治疗;
VKA转换为达比加群:停用华法林后,监测INR<2.0时给药。
利伐沙班
利伐沙班转换为肠外抗凝剂:停用利伐沙班,并在利伐沙班下一次预定给药时间给药;
肠外抗凝剂转换为利伐沙班:应在下次治疗时间前2小时给药,如果患者正在接受维持治疗(如静脉给与普通肝素),则在停药时给药。
利伐沙班转换为VKA:联用VKA和利伐沙班,直至INR≥2.0;联用期间监测INR的时间应在下一次给与利伐沙班之前;利伐沙班停药24小时后应再次监测INR确保达到理想结果;
VKA转换为利伐沙班:停用华法林后,监测INR<3.0时给药;
NOAC之间转换
下次用药时即可开始换成新的NOAC。
INR增高或出血的处理
应用华法林的过程中,为保证安全有效,最常监测的指标是INR,关于INR升高或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指南指出:
3.0<INR≤5.0(无出血并发症)适当降低华法林的剂量或停服1次,1-2天后复测INR。当INR降低到目标值时调整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5.0<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1.0-2.5mg)6-12h后复测INR。INR<3时重新以小剂量开始。
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6-12h后复测INR。INR<3时重新以小剂量开始。若患者有高出血危险因子,可考虑输注凝血因子。
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停用华法林。肌注维生素K1(5mg),输注凝血因子。随时监测INR,病情稳定后重新评估应用华法林的必要性。
以上为房颤患者常规更换抗凝剂的应用方法,希望每一位心内科医生均能熟练掌握,并能对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有一个很好的处理,在临床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发生。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