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186】癌症晚期,砸钱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得吗?专家:用药前要先算好账

发布于 2022-06-24 · 浏览 1698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癌症晚期,砸钱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得吗?专家:用药前要先算好账

2022-06-17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https://focus.youth.cn/article/ws_five?signature=nG63ezAQDowMB0vlYg4kLqN8vh2QEnk7L8KN5yR9XpjPOxrbdE&scene_id=home_feed&share_id=4652945447251201655985538120


全文:


【186】癌症晚期,砸钱吃靶向药延长生命值得吗?专家:用药前要先算好账

2022-06-17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今年47岁的赵洁不幸查出HER2阳性乳腺癌,虽然成功进行了手术,但是医生提醒,这类癌症恶性程度较大,发展迅速,易复发,所以手术后,赵洁仍需服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赵洁服用的靶向药为帕妥珠单抗,今年3月份正式在国内开始销售,价格为每盒1.8万元人民币,虽然这个价格在全球已经是最低价,但仍然让很多包括赵洁在内的患者望而却步。且帕妥珠单抗用药时间约为18个周期(1年),算下来,服用此药的患者,1年的治疗费用就高达36万元。

“太贵了,不然就算了,治不治都是死,家里条件我清楚,我不能拖累你们。”

被治疗费用吓到的赵洁想到了放弃,担心自己的病拖累家人,但其实又心有不甘,她实在不懂,为什么靶向药这么贵,得病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有多少人能吃得起呢?

img

一、靶向药为什么卖这么贵?

癌症是现代医学目前仍然无法彻底解决的终极难题,医学上对癌症的有效治疗方式只有手术、化疗和放疗3种,其中化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由于药物无法精准分辨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这种“全面打击”的模式也很容易造成副作用。

和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靶向药对恶性肿瘤细胞的靶点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针对性攻击,从而达到精准清除肿瘤细胞的效果。

靶向药的效果佳,但同时药物的研发成本也很高。新药的发现与筛选、合成与优化、研究和总结,甚至是审批过程每一步都需要10-15年左右的漫长过程,也意味着大量的金钱投入,而且并非每一款药物都会成功,很多试验品最终都“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少数新药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当新药通过审批,流入市场后药物的制造成本、流通成本和销售成本都会让药价再次攀升,比如药物原材料的成本、药物进口的关税、销售人员的人工成本、经销商层层加价、运输费用等等,其中仅是关税就可能增加5%-8%的药费,有些药物进口增值税更是高达17%。

当新药经过生产和销售进入一个新的国家,还要经历新的审批,比如国外的新药想要在中国出售,就必然要由中国药监部门进行审批,重新进行临床试验,只有各项数据达标,符合国家规定才有机会进行出售,这个过程也会花费大量的成本。

[视频]

“研发成本+流通加价+审批消耗”,靶向药的高价就是因此而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经过医保改革,已经有许多进口/国产靶向药进入医保,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img

现阶段,已经有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腺癌、鼻咽癌、黑色素瘤、血液肿瘤等多种癌症的靶向药进入医保,比如:单抗类药物(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替尼类药物(阿帕替尼、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瑞戈非尼、依维莫司、培唑帕尼、西达本胺、硼替佐米等等。

以治疗肺癌的靶向药为例,吉非替尼最初上市价格癌症患者每月消费高达16000元,第三代药物奥西替尼更是超过5万,而在国家价格调控和医保的帮助下,现在普通患者每月自费200-300元即可用药,就算是第三代药物医保报销后也只需花费3000元,大大降低了普通民众的用药支出。

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靶向药?基因检测很重要

如上所述,靶向药的种类并不在少数,就算是针对同一种癌症的靶向药种类也比较复杂,比如肺癌靶向药就多达15种左右,癌症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靶向药也是个“技术活儿”。

靶向药物的特征就是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而这个靶点就是基因突变点位,但是每个癌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细胞突变都是不同的,具有独特性,所以治疗时,一定要对癌患进行基因检测,确定癌症患者体内和肿瘤有关的突变点位,根据基因突变点位的特殊性确定靶向药的种类,甚至是用量,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公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医生在使用有明确基因靶点的靶向药时,必须经过基因检测确定靶点。而基因检测除了能够指导靶向药物的使用,还能够指导免疫药物治疗、预测患者治疗效果、评估高危人群的肿瘤遗传性等。

[视频]

img

选择靶向药之前,除了要做基因检测外,还需要着重考虑4个关键指标:

1、药物疗效

绝大多数癌症的靶向药种类都是比较多的,少的两三种,多的高达十几种,而这些药物对不同的癌症、不同的病程可能药效是不同的,靶向药的宗旨也是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所以要根据药效谨慎选择。

2、毒副作用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癌症种类和病情进展也千变万化,而同一种靶向药用在同类癌症的患者身上毒副作用可能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因癌症身体虚弱的患者,有可能承受不住毒副作用,这就是必须考虑毒副作用对患者影响的原因。

3、安全性

大部分药品上市前都需要具有Ⅲ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支持,而上市后也需要进行监测,以保证新药评价结论的正确性,帮助发现新药在真实世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选择靶向药时,若存在病例数据少、疗程短、病情及用药情况均单一、缺乏对特殊人群的研究信息等问题,此款靶向药应慎重选择。

4、药物价格

虽然经过国家调控和医保的层层减免,靶向药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但是对一些家境贫困的人来说,也算不上便宜,尤其是癌症本身就是一个会消耗大量金钱的事情,所以靶向药的选择也要考虑患者的生存问题,如果经济无法承担,再好的药用不起也没用。

img

三、癌症晚期,还有必要吃靶向药吗?

在很多人心里,癌症晚期就相当于宣布“死刑”,似乎没有了治疗的必要,昂贵的靶向药究竟应不应该用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呢?这个问题需要辩证思考。

国内外大量的医学研究都证实,分子靶向药的临床缓解率达到20-50%,在用药人群中的有效率更是高达40-90%,用药患者平均延长5-15个月的生存时间,部分患者甚至延长3-5年。靶向药的在生命延长方面的作用不可否定,然而中国肿瘤方面的数据也显示,2008年肿瘤防治负担500多亿,仍然未达临床需求,很显然,高额药费并未全都用在“刀刃”上!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林丽珠教授表示:靶向药物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限的“破壁”作用如假包换,只要选对分子靶向药,在控制病情、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等多方面效果绝佳,但是用药之前也必须“算好账”。医生必须主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肿瘤病情进展、家庭经济负担等,再结合药物疗效、药物经济学、药物安全等综合考虑,提高用药的精准率,将靶向药的用药方式向个性化治疗靠拢。

img

总而言之,靶向药对癌症患者来说,无疑带来了生存希望。但是否选择用药,如何选择,则需要咨询专业医生,谨遵医嘱,切莫自行用药!#谣零零计划##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参考资料:
[1]《晚期肿瘤患者砸钱换命 到底值不值?》.广州日报.2010-12-21
[2]《肺癌靶向药物知多少之基因检测》. 重医附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2-05-06

最后编辑于 2022-06-24 · 浏览 1698

3 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