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35-髓母细胞瘤,高血压会掩盖休克么?
患儿男,1岁9个月,8.3kg。因“确诊髓母细胞瘤半月”入院。患儿1月前出现呕吐及走路不稳,至甲院就诊,查头颅CT:(2022.5.12)后颅窝占位,幕上梗阻性脑积水。予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全麻下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2022.5.13),后行神经导航下颅内病灶切除术(2022.5.20)。术后查病理报告:(后颅窝肿瘤)胚胎性肿瘤,部分区域核分裂活跃,伴坏死灶,结合酶标符合髓母细胞瘤,WHO IV级,部分组织有挤压。腰椎MRI增强(2022.06.01)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切除术后,腰骶段脊髓及马尾终丝脊膜转移。胸椎MRI+增强(2022.06.01):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切除术后,胸髓、脊膜转移。甲院诊断为小脑巨大肿瘤累及脑干、脊髓转移。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今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脑恶性细胞瘤”收入我科。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反应一般,食纳较差,二便尚可。既往史见现病史,G5P3,家族史无殊。
入院查体:精神差,反应可,呼吸平稳。头颅右顶部可及3*4cm肿块,前囟囟门0.5*1cm。颈软,下唇右侧可及2*3cm大小血管瘤。双上肢活动自如,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活动度差,肌力及肌张力下降,神经系统查体阴性,CRT<3s。

患儿原发病诊断明确,入院后需开什么医嘱,注意什么问题?
患儿入院后予血液科护理常规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压持续偏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2mm左右,对光反射稍迟钝,肢体自主活动少,予告病重,心电指脉氧监护、氧气吸入PRN、甘露醇及硝苯地平对症。6.11起排除化疗禁忌症予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环磷酰胺+CDDP方案化疗,辅水化、碱化、止吐,美司钠解救等,化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6.12凌晨3:00左右患儿出现叹息样呼吸,查体双侧瞳孔直径增至5mm左右,对光反射迟钝,呼吸不规整,心律不齐,皮肤干燥。血压151/95mmHg,共入731ml(其中奶及米汤共221ml),出量共40ml(均为尿量),予按摩膀胱后排出120ml尿液。患儿18小时共尿量160ml,大便未解,约1.07ml/kg.h。考虑原发肿瘤累及脑干功能,中枢性呼吸衰竭,请示住院总值班转入PICU进一步治疗。
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同时出现少尿,皮肤干燥,需不需要补液?
总结:
1.病史特点:患儿男,1岁9个月,8.3kg。因“确诊髓母细胞瘤半月”入院。住院期间行全麻下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2022.5.13),后行神经导航下颅内病灶切除术。病理提示髓母细胞瘤,WHO IV级,脑干、脊髓转移。6.11起排除化疗禁忌症予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环磷酰胺+CDDP方案化疗。6.12凌晨3:00左右患儿出现叹息样呼吸,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不规整,心律不齐。考虑原发肿瘤累及脑干功能,中枢性呼吸衰竭,转入PICU。
2.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是儿童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细胞形态类似胚胎期髓母细胞,MB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0%,男性略多于女性,存在两个发病高峰,为3-4岁和8-10岁,起源于小脑或脑干,容易发生脑脊液播散转移。组织学分型:经典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广泛结节型、大细胞型/间变型。分子分型:WNT型、SHH型、Group3、Group4。多表现为颅高压、共济失调等,腰穿困难。首选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为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放化疗并发症等。5年生存率60%-80%。
3.回到这个病人。其问题与治疗分成以下几个方面。原发病(化疗后骨髓抑制,输血升白);大脑功能障碍(GCS评分6分,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存在自主呼吸但不活跃,肌张力低,继续甘露醇、三张钠降颅压,纳美芬促醒);呼吸系统+抗感染(存在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肺炎,呼吸机支持及抗感染);营养支持;循环系统+内环境稳态。
4.髓母细胞瘤有专门的指南,说的很详细了。这里谈谈遇到的问题。
该患儿存在颅内高压的表现,按照《儿科急诊医学》,颅内高压的诊断标准分为主要指标与次要指标,具备一项主要指标及两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主要指标:①呼吸不规则;②瞳孔不等大;③视乳头水肿;④前囟隆起或紧张;⑤无其他原因的高血压。
次要指标:①昏睡或昏迷;②惊厥和(或)四肢张力明显增高;③呕吐;④头痛;⑤给予甘露醇1g/kg静脉注射4小时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体征随之好转。
OK,该患儿存在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高血压,昏迷,甘露醇治疗有效,诊断明确。
但治疗的过程难道就是降血压然后利尿脱水么?
5.夜班医生查体的时候发现患儿皮肤干燥,截取了18小时尿量约1.07ml/kg.h。此时血压151/95mmHg。这是最有迷惑性的地方,血压高、少尿,需不需要加快液体的进入?患儿会不会休克?还是会加重颅高压?
我认为尿少不一定就是休克,化疗药物导致的肾损害、肿瘤溶解加重了肾脏负担、颅高压可能引起的SIADH、中枢及椎体浸润引起的排尿反射的异常可能都会导致尿量减少。8.3kg的孩子,18小时入了700多ml,我觉得够了。此外甘露醇也用着,甘露醇严格说是脱水剂,利尿效果较弱,其实是水进入了循环里。皮肤干燥我觉得是长时间的营养状况不佳的表现。因此我主张不加快,尿少不是休克的表现。
同事和我不同的看法,血压高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导致,也可能是副肿瘤综合征导致,从而掩盖了循环灌注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心率快、皮肤干燥、尿少,化疗的患儿往往液体量需要更多,因此液体量是入的少了,应该加快液体量。
所以园友们怎么看呢?
这个病人的点在于颅高压的表现,高血压是否会掩盖休克,如何辨别?指南里并没有给出此种情况的对策,期待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杨永祥,贺晓生.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8):847-850. DOI:10.3760/cma.j.issn.1671-8925.2019.08.018.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 儿童髓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CCCG-MB-2017)[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8,23(4):169-174. DOI:10.3969/j.issn.1673-5323.2018.0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儿童髓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7):581-584. 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21.007.002.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