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审方药师:这些中(成)药,肾功能不全者须警惕

发布于 2022-06-21 · 浏览 1384 · 来自 Android · IP 广西广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泄的重要器官,也是调节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肾毒性是指药物引起的肾脏毒性反应,尽管中药肾毒性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但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马兜铃酸类中药了。

早在2000年,FDA就禁止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和制品输入美国。2002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马兜铃酸列入第一类致癌物。经过安全评价试验,2005版《中国药典》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3种马兜铃酸含量较高的药材。如今2020版《中国药典》又将马兜铃和天仙藤除名。

那么除了以上几种药材,临床上还有哪些公认的肾毒性中药呢?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饮片

中药导致肾损害主要是因为中草药中含有毒性成分,这些肾毒性成分包括生物碱类、萜类与内酯类、马兜铃酸类、毒蛋白、矿物质类成分。

1

生物碱类

代表药物:雷公藤、益母草、北豆根、蓖麻子。

这类药物的肾脏毒性较低,如益母草中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等,对肾小球无损伤作用,但是可以引起肾间质轻度炎症及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轻度脂肪病变,且随剂量的增大,病变也相应加重[1]

2

萜类与内酯类

代表药物:雷公藤。

能引起肾小管上皮浊肿、间质内淋巴细胞增多、血管扩张、部分肾小球囊扩张、毛细血管缺血等[2]

3

马兜铃酸类

代表药物:关木通、青木香、寻骨风、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细辛。

马兜铃酸能在人体内蓄积,损伤肾小管及肾间质,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且伴随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初期呈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继而发展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1]

4

毒蛋白

代表药物:望江南子、苍耳子、相思子、巴豆。

毒蛋白能损害肾脏、肝脏等内脏实质细胞,使其发生混浊、肿胀、坏死,导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引起广泛出血[3]

5

矿物质成分

代表药物:朱砂、雄黄、砒石、石膏、轻粉、红粉。

因其排泄缓慢,在体内长期蓄积而导致肾损害[1]


处方中如出现明确具有肾毒性的中药饮片,对于肾功能正常者,应格外关注其剂量不得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上限,注意不能同时联用2种或2种以上肾毒性中药;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下面汇总一部分肾毒性中药饮片剂量供参考。

表1 部分肾毒性中药饮片剂量一览表[4]



img


img




img



具有肾毒性的中成药

对于成分中含上述中药饮片的中药制剂、中成药也要特别注意,下面将一部分这样的中成药进行汇总。

表2 有肾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一览表

img


img


img


img



注:带“※”表示该内容在药品说明书中尚未提及。






对于明确有肾毒性的中成药,应谨慎使用;确需要使用,应严格将剂量控制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注意用药疗程,用药期间应注意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对于患有各种急慢性肾脏、泌尿系统疾病者,应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中成药,以免加重肾脏损伤。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中成药说明书内容不够完善,这就要求审方药师加强中医药理论学习,掌握本院各科室常用中成药中的毒性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可能造成肾损害的处方进行及时干预。




参考文献:


[1]王京丽,周超凡.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肾毒性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437-439,443.

[2]王淑芬,刘玉春,王海燕,等.雷公藤肾毒性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52.

[3]车继敏,罗维.可致肾脏毒性和肾脏保护作用的中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269.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首发于头号药师空间公众号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84

回复17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