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合理用药-新型降糖药物

发布于 2022-06-20 · 浏览 4101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1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執著 +3丁当

以下知识点来自壹生app课程-从指南更新看降糖药物治疗决策:新型降糖药物(李友佳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临床运用较多的三类新型降糖药物为:DPP-4i、SGLT-2i、GLP-1RA。

img
1.二肽激肽酶IV抑制剂(DPP-4i)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4-0.9%(中效)。

国内共上市5种:阿格列汀、维格列汀、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不增加心血管病变发生风险。

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

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试验曾报道胰腺炎,但未明确因果关系,若怀疑胰腺炎需及时停药;关节痛。

img
2.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5-1.2%(中高效)。

常用药物: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

减轻体重1.5-3.5kg,降低收缩压3~5mmHg。

在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种可以减量使用,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种因降糖效果显著下降不建议使用。

常见不良反应:生殖泌尿道感染(多饮水、勤排尿);骨折风险(卡格列净);升高LDL-C;血容量不足;Fournier坏疽。

应用要点:

a.       如计划行外科手术,应至少提前3天暂停治疗,以防术后酮症酸中毒;

b.      启用SGLT-2抑制剂时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基线时控制良好或有频繁发作的低血糖,应停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并考虑将每日总胰岛素剂量减少20%;

c.       有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低血压,需调整利尿剂用量,必要时停用;

d.      有截肢病史、严重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外周血管疾病或活动性糖尿病足溃疡或软组织感染的患者慎用;

e.      服用卡格列净后骨折风险可能增加。

img
3.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有效降低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血脂(TG)。

用法:埃塞那肽(普通制剂 qd;周制剂 qw);利拉鲁肽/利司那肽 qd ;思美格鲁肽/度拉糖肽/洛塞那肽 qw。

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见于初期,可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啮齿动物中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增加,人类关联性尚不明确;局部注射反应;临床试验报道胰腺炎,但尚未明确。

img

合并ASCVD或有高危因素、心衰、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GLP-1RA或SGLT-2i。

img

img

img
其他:

1. PPAR全激动剂-西格列他钠(2021-10中国上市)

PPARα激动剂(贝特类)-PPARβ激动剂(TZD类)。

PPARα/β双激动剂:具有良好糖脂调节活性,但是也存在明显副作用(水肿、心衰、肝肾毒性)。

西格列他钠:直接改善胰岛素抵抗,效果优于西格列汀,能够降低TG、提高HDL,潜在保肝作用。

 

2.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Tirzepatide(2022-5 FDA批准上市)  qw

5mg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8-2.1%,降低平均体重5kg。

10mg/15mg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7-2.4%,降低平均体重11kg(15mg剂量)。

 

3.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多格列艾汀(预计2022年6-8月中国上市)

作用于细胞内血糖调控第一步,激活GK活性,调节胰腺、肠道、肝脏等核心控糖器官功能,重塑血糖稳态自主调控。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以上。

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餐后血糖达5mmol/L。

改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101

7 119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