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读博两年有感



又是一年毕业季,同时也意味着我的博士阶段正式进入最后的一年了。如果说博士第一年是懵懂入门,那么过渡的第二年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多了一分成熟。看过我之前贴文的应该会发现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学生了,但是即使是这样也还是深刻体会到了别人说的读博只有考上和毕业这两个时刻是真正快乐的,其余中间的过程是间断痛苦焦虑并快乐的!
首先分享一下这两年的收获吧,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一段实验室全职且系统的基础科研经历和友善的导师团队以及极佳的师兄弟相处氛围,我相信这两点能让我受用终身!其次非常幸运的是目前在博导这边发了一篇10+分声誉期刊article,一篇4+分 article,并以此拿了国奖和企业奖学金,同时另有第一/共通讯发了3篇专业内认可的Q2 Article。跟优秀的相比相差甚远,身边总会有那种牛逼到你惊叹是怎么做到的同学,但是我也已经很满足了,我的想法是不卷别人,但是也不能很容易被别人卷到了。哦,对了,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得益于规律跑健身房燃脂撸铁,我应该是瘦下来了。我希望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一位像剧里那样穿衬衫打领带白大褂走路带风的青年外科医生,这也是健身的精神源动力。接下来是一些感悟!
1. 读博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要有主人翁意识,自己为自己打工。可能不同的同学导师能给的科研条件不一样,导师的指导水平也参差不齐。就我而言,我的课题老板和小老板也只是在大方向上给一些指导,具体的细节过程部分还是得自己看文献和学实验,总而言之,读博基本得全靠自己,别人只能给你辅助和引导。因为我硕士没进过实验室更没做过基础课题,所以我从一个比较套路的课题入手。花着老板的经费咱可以充分自由的在模仿文献套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课题组技术员朝九晚五工具人式的打工不同,我们是为自己打工可以废寝忘食只求早点做完发文章毕业。在此我以我的切身体会告诉园子里众多科研零基础的同学们,真的别慌,其实基础科研也是一个围城,外面的人觉得很高大上,等你慢慢做起来了,这也是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只要你会最基本的那几个实验技能后,其他的都按照protocol做就行了,做课题idea比技能更重要。
2. 读博还是一定要低调,待人要谦卑友善。和课题组师兄弟,和同办公室 实验室的同学要打成一片,你是不是对别人友善时间一长别人都能感受的到,有时候讨好型性格其实挺好的。做实验自己不会的太多了,和周围人相处的好你可以很自由的请教别人,借试剂耗材什么的别人都会乐意帮你,总的来说我发现研究所里所有的同学还是非常可以互相帮助共享的。谦虚的像擅长某方面的同学学习,哪怕是师弟师妹在某方面其实都能教你很多。
3.我觉得读博很重要的一点是得自己给自己找一个专属的自习座位。有条件的课题组可能能在办公室分到卡座,没有条件的自己给自己找固定地方。不管是写文章还是看文献,其实之所以有的人写的很快效率高,有的拖延,主要还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自然你就没法静心学习。写文章集中一两个星期聚精会神的其实可以既快又好的完成,能读到博士的同学基本这点能力还是有的,就看恒心和毅力了。
4.到了最后一年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毕业前的找工作。我觉得就业得根据自己的学历背景,家庭条件,自身实力以及未来展望等综合选择吧,不是优秀的博士就限定自己一定要去top级的医院。周围有优秀的师兄去家乡欠发达省会top医院的,也有三学历985去二本院校教职的,总的来说待遇都还挺好的,这也都是他们根据自身情况综合选择的结果。我觉得读博的时候大家就基本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初步决定以后想去哪里,想去的单位要求是什么,有了目标才能心无旁骛的去提前准备并努力奋斗!年轻的时候总的吃点苦受点煎熬,只是学医这条路煎熬的时间有点长而已……
写的有点随意,但是我还是挺喜欢分享自己的感悟的,有空再码,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2022-06-18 · 浏览 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