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警示:因动物伦理的原因,接连有文章被撤稿!你的动物实验合乎动物福利和伦理吗?

发布于 2022-06-14 · 浏览 1199 · 来自 iOS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段时间,我们分享了不少关于实验动物们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文章,也提出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善待实验动物,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可是不少伙伴们心里可能还是有不少的疑惑:我们到底该怎样地去善待它们呢?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在平时,我们更多接触到的一些笼统而宽泛的概念,比如:


五大自由:保障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舒适休息和睡眠的自由;享有不受疼痛、伤病的自由;享有不受恐惧和精神痛苦的自由;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3R原则:减少Reduction:指不影响实验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甚至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替代Replacement:指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优化Refinement: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条件来提高动物福利。


对哪些具体的行为有可能违反动物实验伦理或者引发争议却并不清楚。以至于出现不少科研者论文在发出后,因不符合动物伦理出现撤稿。


因动物伦理问题被撤稿


随着对动物伦理的不断重视,不断有因动物伦理被撤稿事件爆出。今年来就有几例:

1.

2017年12月22日,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张军,华东师范大学赵政及复旦大学陈晓峰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1)在线发表题为“Curcumin synergizes with 5-fluorouracil by impairing AMPK/ULK1-dependent autophagy, AKT activity and enhancing apoptosis in colon cancer cells with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in xenograft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姜黄素预处理和 5-Fu 可通过 AMPK/ULK1 依赖性自噬抑制和 AKT 调节介导体外和体内自噬转换,这可能解释了结肠癌细胞/异种移植物对 5-Fu 细胞毒性的敏感性增加。但是,在2022年6月10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老鼠的福利存在疑问。

img



总编辑无法确定所描述的实验中的肿瘤体积和人道终点是否得到机构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img


2


2014年5月6日,山西医科大学王晓霞团队在PLOS ONE在线发表题为“Targeted Knockdown of IQGAP1 Inhibits the Progres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Vitro and In Viv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 IQGAP1 在调节 ESCC 的发生和进展中起关键作用。但是,在2022年4月20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数据异常及违反动物福利政策。

img



这篇文章违反动物福利政策具体体现在:在图6中,肿瘤体积似乎超过 2000 mm3,并且肿瘤出现溃疡。肿瘤数据引发了对动物福利和研究遵守动物研究伦理标准的担忧。PLOS ONE 编辑咨询了编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他确认图 6 更新图表中报告的肿瘤体积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标准。


img


3

2020年9月4日,河南科技大学高社干团队在PLOS BIOLOGY (IF=8.03)在线发表题为“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romotes progres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 via TGFβ-dependent Smad/YAP/TAZ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GARP/TGFβ 轴或其活化的 Smads/YAP/TAZ 复合物的破坏消除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肿瘤促进作用。但是,在2022年4月15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数据异常(图片重复使用,数据不匹配),违反动物福利政策及无法提供部分原始数据。

img



此外,肿瘤大小数据表明,一些肿瘤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啮齿动物肿瘤实验限制,一些图像表明小鼠在实验结束时有大的、溃疡的肿瘤。肿瘤数据引发了对动物福利和研究遵守动物研究伦理标准的担忧。

4

2015年1月23日,大连理工大学徐永平团队在PLOS ONE 在线发表题为”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hiKMV-like" bacteriophage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on mink hemorrhagic pneumon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当通过超声雾化给药时,噬菌体具有对抗与水貂肺部感染有关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潜力。但是,在2022年1月20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该研究违背了动物的福利(不合适使用麻醉剂及安乐死使用的方法)的政策。

img


由于麻醉(使用水合氯醛作为麻醉剂)和安乐死使用的方法,人们对研究中使用的动物的福利提出了担忧。


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成员指出,水合氯醛的使用不符合伦理标准,而且当时有其他麻醉剂可用。此外,他们指出,水合氯醛可能在麻醉后的 12 天内引起腹膜炎症和随后的疼痛。


顾问还指出,早期的痛苦指标,如肺音异常、腹部敏感或食物/水摄入量减少、体温和体重应该被视为人道终点。顾问评论说,当预期或在实验中发生死亡时,应始终寻求适当的兽医建议。


水合氯醛可以用于动物麻醉,但是从实验动物福利角度来说,由于其本质属于一种催眠药,所以不能保证手术过程的镇痛作用,并且过量注射会导致大鼠肠梗阻,腹膜炎以及胃溃疡等多种不适反应,同时还具有较大神经毒性。因此,从实验动物福利角度来说,水合氯醛的确不适合动物麻醉,仅适合镇静催眠使用!


动物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


从人道关怀的角度,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极大的牺牲,理应享有应得的福利,得到我们的善待;从更为实际的学术研究的角度,如果是等到科研成果投稿,甚至是成果发表以后,被编辑或同行质疑违背动物伦理,那就是一件比较悲伤和尴尬的事情了。


我国于201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T35892-2018《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审查指南》,内容涉及实验动物操作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提升动物实验科学性的同时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


国标规定了实验动物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福利伦理审查和管理的要求,包括审查机构、审查原则、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审查规则和档案管理。该标准适用于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及其质量管理。

img



为了确保动物不被不必要地用于实验,研究机构有一个动物伦理委员会(每个机构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该委员会提供指导、审查和批准协议,并监督动物管理员是否有适当的证书,并遵守指导方针。


这些委员会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替换、改进和减少,这反映了试图找到使用较少动物的替代方法的最终目标。


一个研究人员不能购买一堆老鼠就开始在它们身上做实验。研究需要向他们的伦理机构表明,他们将使用足够的动物来显示显著的结果,但不会超过需要的动物数量,他们将善待动物(足够的水和食物、清洁的设施、疼痛管理等),并且他们将在任何他们感到动物受苦的时间点人道地处理动物。


一般来说,伦理审查申请表要求写明课题及动物实验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使用动物品种和数量的理由及依据,实验动物的来源、级别、饲养管理、动物实验计划、实验操作、实验试剂和材料的来源与安全性说明、实验人道终结标准及减少动物痛苦的措施和方法等涉及动物福利和伦理的问题。需在外单位完成课题的,请同时填写院外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凡项目执行人无实验动物上岗证(或不在有效期内)的申请不予通过伦理审查。


实验伦理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1. 肿瘤大小


你可以想象,大肿瘤可能是痛苦的,限制了动物的活动性,或是进食和清洁自己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肿瘤太大了,在它遭受痛苦之前应该把它处理掉。这些准则有时被称为“人类终点标准”。


img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知晓不同实验终点对应的特征并选择合适的人道终点来减少动物的疼痛或痛苦。


一个著名案例发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快报论文,被指责违反了“优化”原则,未能保障实验小鼠不受额外痛苦,并最终遭撤稿。

img



2012年,原作者们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勘误,在更新部分图表的同时,上传了小鼠肿瘤图片。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只见实验中小鼠体内的肿瘤巨大,直径远超1.5cm,这严重违背了麻省总医院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规定,这可让接受实验的小动物们承受了更加巨大的痛苦。

img



从作者的视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大小差异越大,越能够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但对于实验动物而言,肿瘤生长越大,则意味着越严重的精神和肉体苦痛。显而易见,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照。

到了2015年,文作者就此公开道歉并撤回部分数据,但该论文在舆论下于2018年撤稿。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其实就刚开始提到的4个例子中就有3篇涉及到由于肿瘤体积大小的问题导致撤稿。


动物福利及伦理对何时考虑动物实验人道终点指出:肿瘤在小鼠体内不能超过2000mm3,即任何一个维度直径小于20mm;大鼠体内不能超过4000mm3,即任何一个维度直径小于40mm。


不过,实验小鼠成瘤直径大小准则在不同研究机构是不同的。英国一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布的准则是不超过12mm,而美国部分研究机构的准则是不超过20mm,现在科研界普遍接受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直径为15mm。


2. 接种肿瘤细胞数量


目前文献一般采用1×106/0.2ml/只即可成瘤,对较难成瘤的细胞系可酌情增加细胞量,但切记不能超过5×106/只。


3. 动物处死


在动物时间需要终结时,应用安乐死以人道主义的方式结束动物的生命,最大程度的降低动物的疼痛、恐惧、应激程度。


对大鼠和小鼠,均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注射或吸入安乐死药物,在深麻醉状态下,可以采取放血、断头、颈椎脱臼的方式。要特别注意安乐死时,在清醒状态下,不推荐或需要伦理委员会审批才能采取清醒时颈椎脱臼,小鼠能选用清醒时断头的方式。在文章方法部分的写作应特别注意,建议写为深麻醉下颈椎脱臼或断头。


img


来源: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注意:所有动物的安乐死,最终步骤须确认动物是否已经死亡。人员需检查动物的心跳是否完全停止、瞳孔是否放大。停止呼吸的单一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动物是否死亡的依据,因为动物往往先停止呼吸,数分钟之后才停止心跳。



动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引发的争议,还有许多难以定论的“悬案”。


例如2021年6月,一则“中国科学家让公鼠怀孕”的预印本研究论文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人们议论的话题除了其抓人眼球的研究题目之外,还关注该项研究是否符合实验动物伦理规范。


面对重重压力,论文作者向预印本平台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请;但不久,作者又发文称,已向后者写信停止撤稿,并表示“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次动物实验”。


多篇论文因实验动物伦理或福利保障问题陷入争议,也结结实实给大家提了个醒,这项工作如不在平时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临论文被撤回的风险。


一般而言,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规范的做法是要注明3个要点:要在实验过程严格遵守“3R原则”并在文章中写明,同时明确实验已通过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并标注相应审批号。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项工作在国内常被人忽略。


苏美洋依、邓巍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几点建议》中报道称,2015-2017年,我国有15种生物医学期刊的531篇涉及实验动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确说明通过了本单位的动物伦理审查,其中仅13篇标注了审批号。


孙全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大都成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措施还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科研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机构虽然设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经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保护动物福利的审核监督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虹认为,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科技大国形象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实验设计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的痛苦和伤害;在饲养、运输过程中如何给予实验动物足够的生活环境等,都是我们在动物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99

回复5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