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

发布于 2022-06-03 · 浏览 2376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3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


一、RTKs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是一大类具有内在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表面受体。RTKs 催化酪氨酸(tyrosine)的磷酸化反应,将 ATP 中的磷酸基团转移到靶蛋白(包括RTK自身)的酪氨酸羟基上[1]。

1、分类

RTKs目前报道共有 58 种,可分为 20 个家族, 包括 EGFR 家族、PDGFR 家族、VEGFR 家族等。而目前发现的能够激活RTKs的配体则超过 100 种[2,3]。

  • I(EGF receptor family,EGF受体家族,又称ErbB受体家族):EGFR、ERBB2~4
  • II(Insulin receptor family,胰岛素受体家族):INSR、IGFR
  • III(PDGF receptor family,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家族):PDGFRα/β、M-CSFR、KIT、FLT3L
  • IV(VEGF receptors family):VEGFR1~3
  • V(FGF receptor family,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FGFR1~4
  • VI(CCK receptor family):CCK4
  • VII(NGF receptor family,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TRKA/B/C,见帖: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
  • VIII(HGF receptor family):MET、RON
  • IX(Eph receptor family):EPHA1~6, EPHB1~6
  • X(AXL receptor family):AXL、MER、TYRO3
  • XI(TIE receptor family):TIE、TEK
  • XII(RYK receptor family):RYK
  • XIII(DDR receptor family):DDR1、DDR2
  • XIV(RET receptor family):RET
  • XV(ROS receptor family):ROS
  • XVI(LTK receptor family):LTK、ALK
  • XVII(ROR receptor family,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家族):ROR1、ROR2
  • XVIII(MuSK receptor family):MUSK
  • XIX(LMR receptor):AATYK1~3
  • XX(Undetermined):RTK106

2、结构

所有的 RTKs 均由三个部分组成:细胞外配体结合域、单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区、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活性的胞内结构域。细胞外配体结合域通常被糖基化,其通过单次跨膜螺旋与胞内结构域相连。其中,RTKs 的细胞外部分包含多种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域(富半胱氨酸结构域、酸性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等)[1,2]。


二、RTK激活

1、RTK结合

除了胰岛素受体(IR)家族外,所有已知的 RTK 都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当配体与 RTK 结合,诱导 RTK 二聚化,导致其胞内结构域自磷酸化[1]。另外,在没有配体结合的情况下,也存在一部分具有活性的 RTK 二聚体。

IR 家族的成员是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α2β2异二聚体。胰岛素与 IR 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域结合,诱导其结构重排为异四聚体,从而导致胞内结构域自磷酸化。

2、受体二聚化

尽管所有 RTK 都通过二聚化激活,但不同的配体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诱导活性二聚体状态。同时,在没有配体结合的情况下,也存在激活的 RTK 二聚体[1]。

  • 生长激素(GH)、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均为二价,即一个配体可以与两个受体分子结合,形成1:2( 配体:受体)复合物。两受体分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
  • 大部分生长因子是同源二聚体(例如 VEGF、PDGF),其诱导受体二聚化的机制最简单。 VEGF 受体(VEGFR)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域中包含 7 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Ig-domain),其中只有 Ig-domain 2/3 是配体结合所必需的。VEGF 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同源二聚体,该二聚体具有两个对称的结合位点。每个结合位点分别与 1 个 VEGFR 的 Ig-domain 2 结合,使 VEGFR 二聚化。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包含至少 21 个相关的生长因子。没有辅助分子HSPG(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硫酸肝素蛋白聚糖)的协助,FGF 不能激活 FGF 受体(FGFR)。FGF 与 FGFR 结合形成 2:2 FGF:FGFR 复合体,其中每个 FGF 与 1 个 FGFR 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域结合,同时还连接另 1 个 FGFR 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域,且 FGFR:FGFR 通过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但与二硫键连接形成的 VEGF 同源二聚体相比,2:2 FGF:FGFR 复合物中的两个 FGF 分子不发生任何接触。实际上,仅 FGF 和 FGFR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足以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稳定细胞表面的 FGFR 二聚体,辅助分子 HSPG 对于 FGF:FGFR 复合物的稳定二聚化是必不可少的。

3、RTK自磷酸化

二聚化之前,RTK 的酪氨酸激酶催化位点封闭,无法接触 ATP;二聚化以后,ATP 可以进入其中一分子 RTK 的催化位点,并发挥激酶活性催化另一分子 RTK 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1,2]。

大多数的酪氨酸自磷酸化位点位于受体分子的非催化区域,作为下游含有 SH2(Src 同源结构域 2)结构域或 PTB(phosphotyrosine binding,酪氨酸磷酸化结合)结构域的信号蛋白的结合位点[1,2]。

4、下游信号蛋白

含有 SH2 和 PTB 结构域的信号蛋白,本质上是模块化的。其中许多蛋白含有内在的酶活性和蛋白质模块,这些模块(Figure 3)已被证明与 RTK 和其他细胞表面受体下游的细胞信号传导有关[1]。

  • SH2 结构域与受体分子 p-Tyr 部分的 C 端 1~6 个残基定义的不同氨基酸序列特异性结合。
  • PTB 结构域与受体分子 p-Tyr 部分的 N 端 3~5 个残基定义的不同氨基酸序列特异性结合。某些 PTB 结构域可以与非磷酸化氨基酸序列结合,还有某些 PTB 结构域对磷酸化酪氨酸和非磷酸化序列均能良好识别。
  • SH3 结构域与富含脯氨酸的序列基序 PXXP 特异性结合,而 WW 结构域优先与另一个富含脯氨酸的基序 PXPX 结合。
  • PH 结构域(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s)为一个大家族,包含超过 100 种结构域。FYVE 结构域为一个小蛋白模块家族,特异性识别 PtdIns-3-P。PDZ 结构域属于一个独立蛋白模块大家族,可与其靶蛋白的 C 端疏水残基特异性结合。
img

==============

参考文献

[1]Schlessinger J. Cell signaling by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Cell. 2000 Oct 13;103(2):211-25. doi: 10.1016/s0092-8674(00)00114-8. PMID: 11057895.

[2]学懂通路第一期:生长因子与受体酪氨酸激酶 (RTKs) - 知乎 (zhihu.com)

[3]受体酪氨酸激酶_百度百科 (baidu.com)

最后编辑于 2022-11-12 · 浏览 2376

回复15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