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类方的运用经验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主方。该方用药精当,配伍巧妙,结构严谨,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汗不伤正;助阳与益阴同用,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桂枝汤类方的七则验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邓中炎教授运用桂枝汤类方有独到经验,认为桂枝汤及其类方为仲景群方之魁,用于外感可解肌发表,用于内伤可通气血、调营卫、和阴阳、调肝脾。

以下举几例以证。
1
桂枝汤治疗慢性鼻窦炎
陈某,男,37岁,患慢性鼻窦炎2年,时发鼻流黄白浓涕,伴眉棱部疼痛、头痛,舌淡暗,苔薄白,脉弦。

处方:
桂枝12g,白芍10g,生姜6g,大枣5枚
辛荑花12g,苍耳子15g,白芷10g,荆芥12g
大青叶15g,野菊花15g,法夏12g,胆南星12g
甘草6g
服上方7剂后,症状大为减轻,续服半月后痊愈。
按:以桂枝汤宣发卫气通鼻窍,加以清热药而寒温并用,适用于该病例寒热并存现象,若方中不加桂枝汤,则诸药上行力大为减弱,难以宣发卫气而透邪外出。
2
桂枝汤治疗慢性咳嗽
张某,女,23岁,自诉1月前感冒,经抗菌消炎治疗后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消失,但咳嗽一直迁延不愈,时发干咳,少痰,舌淡白瘦薄,苔薄白,脉细。
处方:
桂枝12g,白芍10g,生姜6g,大枣5枚
白芥子12g,苏子15g,莱菔子12g,桔梗12g
杏仁10g,甘草6g

服上方3剂即觉咳嗽减轻,服至7剂即痊愈。
按:对于外感后慢性咳嗽,不可再按炎症观点而清热或抗菌治疗。须以桂枝汤宣发肺卫,祛除余邪,配以三子养亲汤调畅肺气,如此咳嗽才可消除。
3
桂枝汤治疗美尼尔氏病
李某,女,50岁,时发眩晕,视物天旋地转,耳鸣,似有电扇吹风,泛恶,乏力等症,经确诊为美尼尔氏病。查形体肥胖,面色淡白虚胖,舌淡胖,苔白腻,脉细弱。
处方:
桂枝15g,白芍10g,生姜9g,大枣5枚
党参20g,北芪20g,茯苓12g,白术12g
木香10g,砂仁12g,泽泻15g,甘草6g
复诊时患者诉服上方3剂后症状大为减轻,再服1月得以基本痊愈。
按:一般治疗美尼尔氏病多以化湿利水饮为主,但其病机多因阳气虚不能上升,水饮乘虚犯清窍。故应以桂枝汤通阳气,加以香砂六君助阳气生发,阳气一通则阴霾自散。
4
桂枝汤治疗慢性口腔溃疡
张某,男,40岁,口腔溃疡10余年,工作饮食稍不注意即发作,疼痛难忍,影响进食、发音。服西药维生素类药物无效,多次中医治疗以清热养阴加锡类散等,亦效微。
检查:口腔内表面、上下唇内表面、舌体分布多处溃疡点,色淡红,舌体胖,苔白腻, 脉细弱。
处方:
桂枝12g,白芍10g,生姜6g,大枣5枚
茯苓12g,薏苡仁12g,法夏12g,胆南星12g
牡丹皮12g,生地20g,黄连6g,甘草6g

复诊时得知,服用7剂后,溃疡点减少,再服用7剂后,大部分溃疡点消失,为巩固疗效再服用半月。
1年后随访得知,病少有复发,即使偶因工作饮食失宜,服原方数剂即治愈。
按:一般对口腔溃疡多以胃火上炎,阴虚火旺辨治。而体虚之人,将息失宜, 易于营卫失调,卫气不宣,营阴不养,致经脉组织失养。故以桂枝通阳宣卫,白芍养阴并缓桂枝之性,生姜、大枣助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并养胃气助气血生发。久病入络,常致痰瘀相兼,且可郁而化火,故加以健脾除痰中药。全方以温性为方,故加以牡丹皮、生地凉血活血,黄连清泻郁火。
5
桂枝汤治疗黄褐斑、痤疮
陈某,女,37岁,自诉半年前出现黄褐斑,以各种化妆品外搽均无效,服用养血类中药亦无效。查:双侧脸颊部分布多处大小不等黄褐斑,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处方:
桂枝12g,白芍10g,生姜6g,大枣5枚
当归12g,川芎10g,首乌15g,鸡血藤12g
胆南星12g,薏苡仁20g,茯苓15g,甘草6g
1周后复诊,患者喜诉黄褐斑已有减小减淡。继服1月,得以痊愈。
按:邓教授认为妇女年过五七则阳明脉始衰,面始焦,此时易因卫气虚、营阴弱,气血不畅,血不上荣而产生黄褐斑,故以桂枝汤通阳并养胃气,合四物汤以调营卫、和气血而收良好疗效。
6
桂枝汤治疗慢性胃肠疾病
王某,男, 32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病史5年。症见:食后脘腹胀、闷、痛,常泛呕清稀酸水, 腹痛,腹泻粘液便,时夹有脓血,4~5次/日, 时缓时剧。查舌淡胖暗,苔薄黄腻,脉弦。
处方:
桂枝12g,白芍12g,生姜6g,大枣5g
木香10g,砂仁12g,法夏15g,陈皮10g
溪黄草12g,败酱草12g,郁金12g,白术20g
甘草6g

经治1月,基本痊愈。
按:胃肠疾患治疗以通为顺,桂枝辛温,可宣通胃肠阳气,调畅气血,白芍酸苦可柔肝止痛,湿邪停滞郁而化热,故加以化湿清热药物,加郁金以助活血,久病兼脾虚,加白术健脾燥湿。
7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
该方是张仲景为失精、梦交所设,其方证是阴阳俱虚,且阳气浮越。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阳不入阴,典型的类型有心火旺盛、心阴虚、心血虚、痰火扰心等。但临床上常见由于精神紧张加劳倦过度,以至心之阴血阳气均耗损,心阳气浮越而使阳不入阴。
王某,女,52岁,自诉失眠半年,每晚只能睡3~4h,且梦多,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体胖,色淡,苔白,脉弦细。曾服用养血安神方剂,效微,亦服过舒乐安定等西药,但停药即复发。
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龙骨30g,牡蛎30g
生姜6g,大枣5g,首乌20g,鸡血藤20g
桑寄生15g,五味子12g,茯苓12g,甘草6g

复诊时得知,患者服用3剂后即感睡眠大为改善,每晚能深睡7h左右,,次晨觉神清气爽。再服用10余剂后,失眠再无复发。
按:阴阳为人体根本,阴阳失调的病机除单纯的阴虚或阳虚外,亦常见阴阳俱虚,出现阴不敛阳,阳气浮越。此时,治疗应重在充养阴血与收敛浮越之阳气。故以桂枝通阳,龙骨、牡蛎收敛潜阳,引阳入阴, 单纯用龙骨、牡蛎无法收敛浮阳,只有以桂枝通阳,使龙骨、牡蛎入阳分才能发挥收敛潜镇的作用。用芍药并配以养血安神之品敛阴补阴,生姜助桂枝通阳,大枣助芍药养阴血,生姜、大枣并调胃气以使气血生化有源。全方可充盛心阳气与阴血,使能达到阴守阳固而睡眠安然。
附方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3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6g)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症见桂枝汤证兼咳喘者。
(2)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去皮,二两(6g) 芍药二两(6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6g) 葛根四两(12g)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症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3)桂枝加桂汤
桂枝去皮,五两(15g) 芍药三两(9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6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4)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六两(18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6g)
生姜切,三两(9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I 文章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摘录于《邓中炎教授运用桂枝汤类方的经验》,王剑,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01)。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学园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院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