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5部面神经阻滞/面肌痉挛专家共识汇总

发布于 2022-05-25 · 浏览 4228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4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DRG_Algiatrist +10丁当

《中华疼痛学杂志》在2022年第2期推出了2个有关面神经阻滞的专家共识,本别是姚明院长主持编写的《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2版)》以及傅志俭主任领衔编写的《面神经阻滞(注射)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img

img


《中华医学杂志》在2022年第17期也刊登了《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是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主持制定。

img


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在更早之前,也有关于面积痉挛治疗的专家共识,分别是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制定的《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以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共同制定的《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


img

img


为了更好的应用指南指导临床,本文对这5篇指南进行简要对比分析。


制定机构/制定者

最早的2篇指南来自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颅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最近的3篇指南是来自中华医学会疼痛会分会和疼痛领域专家。


面积痉挛最初被认定为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因为不伴有疼痛,早期认为痉挛性疾病则不属疼痛科诊疗范围。2020年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的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从新的疼痛定义可见,痉挛性疾病(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或节段性颅颈肌张力障碍)的不愉快感觉并不亚于疼痛性疾病,可认为是"疼痛"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黄冰等专家提倡,痉挛性疾病符合最新版疼痛定义,可将该类疾病纳入疼痛科诊疗范围。


主要关注点

2014: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指南主要关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管理,对于术前评论、术中管理和术后注意事项作了充分说明。


2016: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

本指南对面肌痉挛限定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本指南对于特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作了详细论述,并在药物治疗、眼部保护、外科手术减压、神经康复治疗给了指导意见。


2022: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

该指南对于面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作了系统论述,并对面神经功能亢进性和功能抑制性疾病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意见。


2022:面神经阻滞(注射)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主要集中于面神经的注射治疗,并详细介绍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以及面神经常见的穿刺路径。


2022: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技术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对于CT引导下茎乳孔面神经射频做了详细论述,对于射频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穿刺方法、注意事项、疗效评定给了指导。



2014: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2016: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2022:面神经阻滞技术在面神经功能

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疼痛专家共识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2022:面神经阻滞(注射)疗法

中国专家共识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pdf (538 KB)
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 (669 K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228

回复85 1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