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淋巴结肿大诊断
1.淋巴结肿大是指淋巴结体积增大、数目增多或者质地异常,为多种儿科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临床上通常认为颈部和腋窝淋巴结最大直径应< lcm ,腹股沟淋巴结应<1.5cm,滑车上淋巴结<0.5cm。如淋巴结直径>2.0cm,应判定为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肿大原因复杂多样,但从发生机制上可以划分为淋巴结正常细胞成分增生和淋巴结外源性细胞浸润两大类。

3.淋巴结肿大分类
①根据淋巴结肿大范围,分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肿大累及两个活以上非连续性淋巴结组群或区域,则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如仅累及单一淋巴结组群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②根据淋巴结肿大发生的急缓程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淋巴结肿大。急性淋巴结肿大起病急,进展快,多于数天内出现淋巴结肿大。慢性淋巴结肿大起病和进展缓慢,病程一般4周以上,疼痛及压痛常不明显。应重点考虑肿瘤性疾病和慢性感染,如淋巴结结核、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增生症等。
③根据淋巴结肿大发生的机制分为反应性、炎症性和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三类。
反应性淋巴结肿大: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幼年类风湿病等的淋巴结肿大均归属此类。
炎症性淋巴结肿大:如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的肿大淋巴结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所致。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结浸润、恶性淋巴瘤和其他恶性实体肿瘤淋巴结转移等所致淋巴结肿大。

4.病史采集:①.发病年龄:不同年龄段儿童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多为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尤其要注意有无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往往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或结膜炎导致头颈部慢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无痛性颈淋巴结肿大为儿童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临床表现,但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年长儿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等。②.淋巴结肿大的持续时间及单侧/双侧,大小是否逐渐变化;③. 伴随症状:尤其是发热,全身症状 (体重减轻、乏力、不适),结膜炎,咽炎,鼻、耳或鼻窦阻塞而无异常分泌物,牙科问题或口腔溃疡,咳嗽,关节痛,皮损或创伤;④. 免疫状态 (白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⑤.流行病学:1)疾病接触史,包括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CMV、EBV、化脓性链球菌(A 组链球菌)和结核病;2)摄入未经巴氏消毒的动物奶制品 (布鲁氏菌病和牛分枝杆菌) 或未煮熟的肉类 (弓形虫病);3)动物暴露史 [猫抓病、弓形虫病 (猫)、布鲁氏菌病 (尤其是山羊)、兔热病 (尤其是兔子) 和腺鼠疫 (尤其是草原犬鼠)];4)跳蚤或蜱叮咬史 (腺鼠疫和兔热病);5)询问居住位置及旅行史。
5.处理思路

1. 廖清奎主编;母得志,贾苍松,万朝敏,高举副主编.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 第 3 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 周伟主译;申昆玲主审.儿科学最新诊断与治疗 第 20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最后编辑于 2022-05-22 · 浏览 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