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打卡day07 | 内蒙古中医内科学(副高)[代码:071]备考日记~铭记总病因病机
(三)熟悉方剂分级
为了便于复习,将中内所列方剂,人为划分为一、二、三级。所谓一级方是该证治法的第一出现方;二级方是在一级方后段落中出现的方剂;三级方是一些兼变证使用方。目前,由于考题难度增加,二、三级方的考试内容逐渐增多,而大纲要求仍以一级方为主,兼以二、二级。
(四)铭记总病因病机
1.感冒:病因以“风邪”为主。“卫表不和”是感冒的病机特点。
2.外感发热:六淫以火热暑湿致外感发热为主要病邪。病机阳盛则热,病理性质为阳气亢奋。
3.痢疾:病机主要是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
4.咳嗽:尤以风邪挟寒者居多。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5.哮病:气候因素为主。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6.喘病:基本病机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
7.肺胀: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气虚、气滞,它们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
8.肺痈:其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
9.肺痨: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病理性质的重点,以阴虚火旺为主,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10.胸痹: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以血瘀、痰浊多见。
11.眩晕:病性以虚者居多。
12.中风:中风之发生,病机虽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13.痴呆:本病的发生,不外乎虚、痰、瘀。
14.痫病:多由痰、火、瘀为内风触动,至气血逆乱,蒙蔽清窍而发病。以心脑神机受损为本,脏腑功能失调为标。
15.癫病:以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机逆乱为病机关键。
16.狂病:痰火瘀血闭塞心脑,阴阳失调,形神失控是其病机关键。
17.胃痛: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18.痞满: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
19.腹痛: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腑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
20.呃逆: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动膈。
21.噎膈:基本病机是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
22.泄泻:外感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当中脾虚最为关键。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23.黄疸:主要是湿浊之邪。
24.胆胀: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液失于通降。
25.鼓胀: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26.淋证: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
27.关格:基本病机为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上逆犯胃。
28.郁病:病因是情志内伤。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腑腑阴阳气血失调。
29.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30.消渴: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发生两种变化。
31.积聚:气滞、血瘀、痰结是形成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32.厥证: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33.瘿病:气滞痰凝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阻,致气、痰、瘀为患。
34.头痛:风、火、痰、瘀、虚为致病之主要因素。邪阻脉络,清窍不利;精血不足,脑失所养,为头痛的基本病机。
35.痹病:正气不足是本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36.痿证:一般是热证、虚证居多:痿证虽以内热为本,又多与肺热有关。
37.颤振:病理因素为虚、风、痰、火、瘀。以阴精亏虚为主。
38.腰痛: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肾虚是发病关键。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