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曲线

KM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
1、前期准备
绘制KM曲线,需要收集的数据很少,只需要 3 个变量:
- Group(分组):根据研究目的进行的分组。通常以结局事件是否发生分组,此时无需该变量。
- Status(状态):根据研究目的设置结局事件(Event)。若研究对象发生结局事件(如,死亡)则为 Status = 1,若未发生结局事件则为 Status = 0。
- Time(时间):自研究设定的开始时间(Time = 0)至研究对象发生结局事件的时间。当结局事件发生后,对该研究对象不再继续观察。以死亡为结局事件,则 Time 为患者生存时间(如,年龄)。
2、Status = 1
生存曲线必须满足 2 个条件:
- (1)在观察开始(Time = 0)时,所有个体都未发生结局事件(Status = 0);
- (2)时间越长,未发生结局事件的概率越小。
要满足以上条件,则对结局事件(Event)有 2 个要求:
- (1)在观察开始(Time = 0)时,结局事件不能发生;
- (2)一旦结局事件发生,不再继续观察该研究对象。
例如,以死亡(Status =1)为结局事件,在观察开始时所有个体必须存活,且在观察到研究对象死亡后,不再继续观察该研究对象。
这样说或许会有些奇怪,但当以其他事件为结局事件时,可能更容易理解。例如,以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结局事件,在观察开始时所有个体必须无 VTE(但可以之前发生过 VTE,后被治愈),且在观察到研究对象发生 VTE 后,不再继续观察该研究对象(无论之后 VTE 是否被治愈)。
3、Status = 0
Status = 0 需要特别注意,以死亡(Death)为结局事件进行讲解:
- Status = 1,表示研究对象发生结局事件,即死亡(Death)。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符合设定观察终点的死亡才被认为是结局事件,而死于其他原因不被认为是结局事件。比如研究肺癌预后,设定的观察终点是肺癌相关死亡事件,但问题在于有的病人中途可能死于车祸或心血管疾病,这类病人自然就没有观察终点了。
- Status = 0,表示研究对象未发生结局事件,即生存(Survival)。在 KM 曲线中,这些均被认定为删失点(censored)。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如上文所诉,因其他原因死亡;②研究对象失访,无法确定其是否发生结局事件,但在最后一次观察时研究对象未死亡,记录最后一次观察时的 Status = 0 和 Time(时间);③直到研究设定的观察期结束(如术后随访 5 年),研究对象仍未死亡,之后不再进行观察(随访)。

4、SPSS操作
Analyze-Survival-Kaplan-Meier
①填写变量:填入 Time、Status(Define Event = 1),Factor 填入 Group(分组)。
②参数设定:
- Compare Factor 勾选 Log rank、Pooled over strata(多组比较时如需两两比较,勾选 Pairwise over strata)。
- Options 勾选 Statistics-Mean and Median survival(输出中位生存时间)、 Plots-Survival(用于绘制KM曲线)、Plots-Hazard(用于绘制Hazard曲线)。
③结果解读:Overall Comparisos 中,Chi-Square 表示卡方值,Sig. 表示 P 值。P<0.05 表示两组间研究对象的生存率有差异。
5、KM曲线解读

图中:
- 设定结局事件为发生VTE(Status = 1),则纵坐标为未发生VTE(VTE event-free)的累计生存率(Cum Survival),表示该时间点未发生VTE(Status = 0)的累计生存概率,+ 表示 censored(删失值)。
- 设定开始时间(Time = 0)为对患者进行干预,则横坐标为干预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为 12 周。
- 研究目的为患者既往VTE史对结局的影响,则分组:蓝色曲线为无VTE史组(0),绿色曲线为VTE史组(1)。
6、Hazard曲线解读

图中:
- 纵坐标为发生VTE(VTE event)的累计风险概率(Cum Hazad),表示该时间点发生VTE(Status = 1)的累计风险概率。
最后编辑于 2022-10-03 · 浏览 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