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动物采血分享 | 采血方式大合集

发布于 2022-05-13 · 浏览 1565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35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还是以大小鼠为例。


img


由于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动物身体的损伤程度和操作方法不尽相同,尽量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基础上选择简单易行且对动物伤害较小的采血方法。


今天我们重点具体介绍常见5种对实验鼠伤害小的采血方法(尾尖采血,眼眶静脉丛采血,颌下静脉采血,隐静脉采血和颈静脉采血)和1种终末采血(心脏采血)。


注: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大小鼠的终末采血都推荐安乐死或者深度麻醉后心脏采血,这种方式采血比较多,而且不容易污染。


(1)尾尖采血(也就是剪尾采血)


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采血方法:将小鼠麻醉后,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50℃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二甲苯等化学药物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擦干尾部,用酒精棉球消毒鼠尾,用无菌手术刀、刀片或锋利的剪刀,快速截断小鼠尾尖约1-2mm,可以从尾部向尾尖方向按摩,以增加血流(但是,这会降低血样的质量,增加溶血的风险),用毛细采血管收集血液,或直接滴入收集管中。采血结束后,用干棉球按压伤口或使用止血剂(如硝酸银,6%液体火棉胶)来止血。


应用:所需血量少的连续多次采血,如血糖或血常规的动态检测。


优点:操作较简单,动物不致死,可多次重复采血。


缺点:取血量太少,约0.1ml,采血速度慢,不适于样本大和需要较多血量的小鼠实验;不适用于老龄鼠;按摩鼠尾时可能会增加溶血的风险,易污染。


注意:流出的第一滴血可拭去。


img


(2)眼眶静脉丛采血


采血方法:小鼠麻醉后,将小鼠侧卧位放置于动物台上,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压迫小鼠颈部两侧同时将皮肤向后拉(注意避免用力过度压迫气管),使眼球外突,提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拿一毛细管(建议采用0.5*100mm规格的毛细管,在使用前折成小段,每段大约3-4cm),置于内侧眼角处,并且以与鼻翼平面成30-45度沿内眦插入内眼角,滑入眼球后方,轻轻向眼底方向刺入。不能刺地过深,一般小鼠2-3mm,大鼠4-5mm即可。当感到阻力时即停止推进,转180°使斜面对着眼眶后界,即有血液流出,若不行,将针退出约0.1-0.5mm,血液即通过毛细作用进入毛细管内。

采血结束后,立即松开手指对小鼠的压迫,使眼球复位,同时拔出毛细管。可用干棉球压住眼眶,确保止血。


应用:适用于需中等量血液、避免小鼠死亡的血液指标连续监测。


优点: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方法简单,便于掌握,采血成功率高,小鼠死亡率低,血流较快,采血量中等,小鼠约可采血0.2-0.3ml,大鼠约可采血0.4-0.6ml。


缺点:采血后需要至少需要10天的组织修复过程,否则会对采血量产生一定影响;不能采集到无菌的血样,血液中可能混有眼窝内的组织液和腺体分泌物,对于血样要求较高的研究,应谨慎使用;易损伤眼球,易感染,造成失明。


注意:多次建议左右两眼轮换取血;使用无菌的毛细管,避免感染。建议采用0.5*100mm规格的毛细管,在使用前折成小段,每段大约3-4cm。


img


(3)颌下静脉采血


目前国际上一种最新的、最简单快捷的、最人道的采血方法!


采血方法:固定小鼠,可将小鼠侧卧,使小鼠头部尽量固定,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采血部位为小鼠头部下颌骨后方咬肌边缘颌下静脉丛血管处(大致在小鼠嘴角沿线与外眼角线相交处,会发现一个无毛的小点,有点像酒窝,基本位于嘴角远端稍低于下巴线)。将针垂直扎入采血部位,深度不超过针头的斜面(25g以内小鼠,可选用4号、5号注射针头,进针深度以1-2mm 为宜;25g以上成年小鼠可选用6号注射针头,进针深度以3-4mm 为宜)。拔出针头后血液流出,可使用毛细管收集或者直接将血液滴入采血管中,采血结束,立即用灭菌干棉球压迫止血。为方便采血,可使小鼠头部低于心脏高度。


应用:适用于需中等量血液、避免小鼠死亡的血液指标连续监测。


优点:对小鼠损伤小,采血所需时间很短;可反复采血,每次采血量约0.2-0.5ml;操作方便,无需麻醉;采血后动物恢复快;符合3R原则。


缺点:血液由下颌部被毛处流出,有可能粘连上毛发污染血液。


注意:需要熟练掌握找下颌静脉的位置;确保其头部和前肢不能摆动,防止血液洒落;注射针头的大小、进针的力度和深度要依照小鼠体重而定。


(4)隐静脉采血


小量、反复采血的常用方法。


采血方法:隐静脉采血无需麻醉,将小鼠放入合适的固定器中,但保持后肢可自由活动,后肢外侧区域剃毛后暴露采血点,为了使隐静脉更充盈,可在后腿膝盖以上使用止血带,在近尾侧的皮肤表面可以找到隐静脉。

酒精棉球擦拭采血部位消毒后,将灭菌注射针头垂直于皮肤迅速刺入后肢隐静脉(不要进针过深,以免刺穿肌肉或碰到骨头),松开止血带,血液流出,用毛细管收集血液于离心管中。采血结束后,用干棉球按压伤口或使用止血剂(如硝酸银,6%液体火棉胶)来止血,并将小鼠放回笼内。


应用:所需血量少的连续多次采血;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生化指标和血液计数的检测。


优点:因其静脉位置表浅,穿刺准确性较高;无需麻醉,消除了麻醉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缺点:取血量少,每次约0.02-0.1ml。


注意:寻找隐静脉时勿损伤血管。



(5)颈静脉采血(适用于大鼠)


采血方法:左手固定大鼠,使大鼠呈现腹部朝上的一个“十”字形,让大鼠颈部依靠在保定器上,颈部与前肢呈大于90°角,用头部固定器扭动颈部,使锁骨出现一个三角窝,去除锁骨附近被毛,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右手持注射器,沿锁骨处进针(去除毛发后可清晰可见静脉处),刺穿皮肤后轻回拉注射器,使注射器产生负压。大约30度向上进针,当注射器内有血液出现时说明已经刺入采血位置,保持注射器,回拉注射器完成采血。采血完成后用干棉球稍按压止血即可。


应用:适用于人手少、动物数量多、实验时间紧以及药代动力学等需连续少量取血的研究中。


优点:相对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对动物造成的疼痛感更小,更加符合动物福利,所以现在大有取代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的趋势。本法适用于大鼠。


缺点:要求技术熟练,在一定时间内,如果采血量和采血次数增加,会使动物引起一定的应激性反应或采血部位的伤害。



(6)心脏采血(非必需勿用)


采血方法:小鼠麻醉后,将鼠仰卧固定于动物台上,剪去胸前区被毛,皮肤消毒,右手用4-5号针头的注射器在左侧第3-4肋间心搏动最强处(一般位于两上肢连线下0.5cm中线稍偏左)进针刺入心内,缓慢回抽针筒,血液自动进入注射器中,再转移至采血管中。也可麻醉后剪开小鼠皮肤、肋骨,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将注射器直接刺入心脏,抽取血液。


应用:适用于需血量大的实验终末期的动物采血;血常规、免疫、各种生化指标。


优点:无菌采血,抽血快,血液不易凝集,采血量大,小鼠采血量0.5-0.8ml,大鼠采血量1-1.5ml。


缺点:操作难度较大,但进针角度和深度不好把握,新手失败率高;心脏小,心率快,采血比较困难,可引起心包出血以及心包填塞致小鼠死亡;开胸直视采血容易剪破心脏大血管;需要麻醉。


注意:此法要求实验者掌握以下要点:要迅速而直接插入心脏,否则,心脏将从针尖处滑脱;如第一次没刺准,将针头抽出重刺,不要在心脏周围乱探,以免损伤心、肺;要缓慢而稳定的抽吸,否则,太多的真空反而使心脏塌陷。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65

回复18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