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的武器有那般?
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根治的,其中外科手术贡献22%,放疗贡献18%,化疗贡献5%。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这三把斧头还有没有新的治疗方法。答案是肯定的,局部消融便是其中之一。
您可能会有疑问。同样是肿瘤,有的医生推荐做射频消融,有的说做微波消融,有的说做冷冻消融。这些有什么区别。其实,射频、微波、冷冻都是消融的武器,此外还有酒精消融、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等等。本文简介一下它们的原理。
射频消融。将射频针刺入病灶,针的尾端连有电极,接在患者的大腿上,从而在人体、针、机器之间形成回路(图1)。机器发射的射频波带动穿刺针周边一定范围(杀伤半径)内的带电粒子产生布朗震动,从而产生高温。当温度达到53摄氏度,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损伤。也就是俗话说的烧死肿瘤。由于人体是回路的一部分,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术前应摘除项链、耳环、戒指等金属饰品。如装有金属牙、钢板、人工关节等要主动告诉医生。

微波消融。过程类似射频消融,但人体不在回路之内,装有起搏器者也可使用。微波场经穿刺针的辐射器向四周传递(图2),带动周围极性分子旋转摩擦,从而产生高温。微波场的能级大于900MHZ,远高于射频波的400KHZ,两者不在一个数量级。如果说微波消融是猛火快灼,那么射频消融就是文火慢炖。猛和稳只是特征,并非优劣,使用者要掌握武器的特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达到平衡。


如图4所述,能量是从穿刺针向周围递减的。实际中的毁损范围受布针位置、消融功率、消融时间、病灶周围血流(热沉效应)等影响。所谓有效性就是要让毁损范围完全覆盖病灶,所谓安全性就是不要让毁损范围触及重要结构,如胆囊、胆管、肠管、胸膜、气管等。既要安全又要有效,关键是要医生的经验。网络上常强调消融的微创性,一根圆珠笔芯粗的针就能治肿瘤,但弄不好一针也可能毙命。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呼吸配合,《穿刺活检与洛阳铲》中有详细介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武器不是越贵越好,更不是越新越好。操作者要熟悉其性能,用起来才得心应手。消融的武器都喜欢称自己为“刀”,这是因为对于小病灶,消融的效果可媲美外科手术。不仅如此,消融还有两大优势:微创性和可重复性。具体如何,且听下文《肿瘤消融治疗病历举例》分解。
作者简介:李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lizhisoochow@suda.edu.cn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