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投稿经历分享

发布于 2022-05-07 · 浏览 3023 · IP 四川四川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凌晨5点的时候收到了EID杂志的文章Accept邮件,心里是很开心的。不长不短,从投稿到一修到接收全程差不多是6个月的时间。似乎看起来漫长,又似乎很具有效率。说实话,中间真的是天天上去看状态,光是送审就等了接近3个月才送的审,感觉杂志社有点忙,但是又还算有条不紊?

刚投这个Article的时候,在第4个月的时间才收到一审的意见,两个审稿人的意见都非常的多也非常地详细。编辑部给了4周的期限修稿,为了能够完美回答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并且不彼此冲突,花了接近3周的时间才把稿件改好,讨论部分几乎都是重写了60-70%的内容。一修返回去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收到了录用通知。

投稿EID最大的感受便是:EID很看重亮点,也许文章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新奇,或者是“首创、首次发现”,但是只要文章存在符合杂志宗旨比如“新诊断技术、新发感染性疾病”等有价值的地方,杂志就会有兴趣,EID定位应该就是emerging。其次的感受便是:审稿人真的非常非常专业,我们投出去的Article真的是存在超级多的错误描述、不恰当的表述,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讲,讨论部分60-70%的描述都是不对的,审稿人都一一进行了纠正,这也是后来讨论那部分全部重写了的原因。感觉这次遇到的审稿人实在是太好了,亲爸级别的那种。估计要是遇到不好的审稿人,看到这么多错误,或者说是放到国内的审稿人这里,直接就是拒稿,更别说还给你洋洋洒洒写上5-6页的纠错文稿了。

经过此次投稿,我觉得要写一个比较好的文章,需要每一个地方都很清楚,不管是方法,还是结果的解释,还是它的意义。在这种级别不低的杂志上投稿,真是要所有的细节都要好好把握,每句话都要字斟句酌,我老师也是超级nice,一句话一句话地改,当面一起讨论,一段一段地手把手教怎么写,写完了又全部从头到尾一一自己亲自润色,但是整个投稿、回复审稿人等全部流程都让我们去亲自操作、经历。有一个好的老师,也是在投稿过程中学习到所有要点的最关键的要素。

总之,经过这次投稿,学习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感谢老师,感谢审稿人,也感谢之前论坛坛友关于该杂志投稿的一些经历。这些经验,都会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尝试中更好的处理工作。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啦。对于选题呀、如何写作呀这些我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这些都是老师给的或者改的。其他有经验的大神可以多分享,让我们小白们更好的学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023

3 收藏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