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后患者死亡?竟是因为......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靶向药可以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把治疗作用尽量限定在特定的肿瘤靶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从而提高疗效。
随着靶向药应用的基层化,医生们在临床中不仅要学会常见副作用的处理,还需要警惕一些罕见的、致命性的副作用——
案例分享
患者,男,64岁,确诊肺癌2年余
2年前因出现咳嗽,干咳为主,感气急,活动后明显,无胸闷、胸痛,无畏寒、发热等不适。行肺穿刺术后确诊左肺腺癌。
化疗后病情进展,改服用某一代 EGFR-TKI 治疗,20 天后出现四肢皮肤脱屑、轻度腹泻及呼吸困难。
复查胸部 CT 提示:双肺间质性肺炎改变。

立即停用靶向药物,给予激素治疗 5 天,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明显缓解。
出院后患者未坚持激素维持治疗,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伴咳嗽、咳痰再次入院。
胸部CT显示:双肺斑片状高密度影,右肺较明显。给予氧疗、大量激素等治疗,患者病情持续进展,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好好的治疗着,怎么突然就没了?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咳嗽、胸闷、呼吸不畅是很常见的症状,由于没有很好的缓解方法,很多患者会渐渐忍受这些症状。
不过,如果是正在服用靶向药的患者,这些常见症状可能提示一种致命的副作用——间质性肺炎。
相比与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较低,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是一旦发生患者会在短期内病情快速进展,致死率很高,需要高度警惕。
想学更多肺癌知识?点击链接👉🏻👉🏻👉🏻https://dxy.pub/2JbSp7
如何预防与处理?
由于发生机制不明,目前没有有效的前瞻性预防措施,但是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早发现:
1)对于高龄、治疗前一般情况差、处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 特别是淋巴细胞绝对值 9/L )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护及病情监视,并告知其 IP 发生的可能
2)及时行 HRCT,以早发现肺部影像学改变,如出现明显的磨玻璃样改变,在进一步寻找证据的同时应高度怀疑 IP ,并尽早治疗,不必等到症状加重或血液病原学检查发现阳性指标
早处理:
1)立即停药
2)吸氧
3)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4)必要时可机械通气

几乎每种靶向药物都有副作用,什么情况下需要停药?如何进行处理?靶向/免疫药物要怎么选、怎么用?耐药了怎么办? NSCLC 的治疗还有哪些重点和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与用药详解》
上新特价,用券+直降可优惠100元 !
市面上缺少系统的肺癌治疗课程,我们终于为大家造好了!
放化疗/靶向/免疫/药物副作用/耐药处理/前沿进展,统统都有讲!
点击链接,即可享受 100 元优惠 👉🏻👉🏻👉🏻https://class.dxy.cn/clazz/course/1154?sr=3&nm=tz&dt=20220428&pd=class&pm=tcz
活动时间:4月26日~5月9日,不要错过~

最后编辑于 2022-04-28 · 浏览 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