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2022上交九院口腔考研经验干货
查看病例
写在前面:本文为个人主观观点,仅供参考,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学校,最终解释权在个人。
两年间读了不少前辈们的经验帖子,承蒙前辈们的帮助,现在尘埃落定,终于有幸轮到我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基本情况:一战学硕340+惜败,二战380+(英语政治70+专业课240+)成功上岸。本科东部双非,成绩中等偏上,无科研,四六级500+,英语还算过得去。总的来说中规中矩,没什么优势,除了藏了好久的梦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择校:交医口腔五大名校之一,所处城市的特点不必赘述。交医特色考试科目(生理、生化、口组、口解),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足以吓退不少人,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一个机遇。相较于其他医学院校,考试科目少,考题虽常规但考察全面,无院校歧视,加以努力也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但交医考试题型不公开,市面上经验贴较少;招收人数不算多且不确定,竞争人数逐年增加;复试占比大,重视英语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
交医专硕OR学硕:专硕四证合一,坊间传闻无派遣证(但笔者至今不了解有无影响),待遇颇丰,按上海市住院医师工资标准,无宿舍;学硕需规培,有宿舍,科研氛围良好。
导师招生情况:除个别博导大佬每年招收学硕,其余导师基本专学硕隔年招生。公布的统招导师名单包括接收推免的导师,即最后招生导师数目少于总名单数,且具体老师名单会在复试前公布。
今年战况:
招收人数(复试后扩招):
- 专硕(九院8+新华1+瑞金1+一院1)
- 学硕(九院20+六院1)
- 基础(九院4)
初试题型
- 口腔组织病理学30*1.5(单选)+10*1.5(病例单选)+10*2(多选)+9(大题)
- 口腔解剖生理学30*1.5(单选)+10*1.5(病例单选)+10*2(大题)+9(大题)
- 生理34*1.5(单选)+5*2(多选)
- 生化34*1.5(单选)+5*2(多选)
一战时间安排

1 开始太早,周期太长,完全沉浸于刷网课,没有重视记忆和刷题。
2 时间安排不合理,没有持续学习的习惯。
3 投机取巧,试图只掌握题库和真题的所谓重点,忽视课本细节。
二战时间安排

1 时间安排:实习期间需要平衡好实习和学习的时间,做好时间规划和学习计划。重点不在于复习了几轮,而在于重复和强化记忆。合理安排每个科目占比,例如我二战在家脱产学习,冲刺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表:

2 锻炼:强壮的身体是学习工作的前提,尽量不要生病。但是减肥的目标先放一放。
3 政治:
3.1 强化班重在理解,不必苛求笔记精美(毕竟也不会咋看),可以直接采用博主整理版笔记学习。(博主YYDS!)
3.2 若时间允许,强化班笔记应尽量记忆。冲刺背诵手册第一时间开始背,习题模拟题知识点不断补充在书上。
3.3 善用Anki卡牌,1000题及肖4、8疯狂重复。
3.4 市面上模拟题尽量做,每早一套,保质保量。(推荐度见表格)
4 英语:
4.1 真题刷至少3遍,不同年份时间合理安排,尽量错开就不会记住答案。个人习惯是从头做到尾,不分模块,因人而异。
4.2 作文模板和格式可以参考周思成或者潘赟,择一即可,搜集市面上短语、句式加工模板。
4.3 完型、新题型尽量不要放弃。完型的固定搭配、词组可以稍作整理并记忆,这对提升正确率有奇效。新题型根据网课学习技巧思路。重在练习。

5 专业课:重中之重
5.1 背了忘,忘了背,重复是记忆他妈。
5.2 善用各种口诀记忆各种解剖结构、病理结构。
5.3 课本>刷题,真题、题库固然重要,但最后一定要回归课本。交大的真题重复率是薛定谔的猫。



1 简历在初试后尽早做好,方便联系老师,不时之需。
2 练习口语,网上菲教是个不错选择。
3 根据报考学校要求,准备好自我介绍、PPT。
4 尽早开始口腔临床专业课的学习,毕竟复试问的很全面。
5 不到最后决不放弃





名校难度并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普通院校也并非容易,适合自己的在是最好的,付出努力加上一点点运气,梦想总会实现。愿每一个口腔人都能在追梦道路上发光发热!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