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病例分享
患者胡某,男,76岁,主因间断胸痛3天,加重1小时来诊。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天劳累后间断出现胸痛,为心前区疼痛,经休息可缓解,1小时前胸痛再发,并加重,休息后无缓解,无呕吐,无腹痛。未到过疫区,无新冠相关接触史。
既往史:患者既往前列腺术后病史。
体格检查:T 36℃ P70次/分 R 21次/分 BP 138/80mmHg 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病理性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疗经过:入院后进入胸痛中心救治流程,紧急入抢救室急查心电图示:Ⅱ Ⅲ AVF导联:ST段抬高,根据患者症状、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立静脉液路、制动、采血、吸氧、口服急救一包药。肝素钠4000单位静脉推注。硝酸甘油泵点,吗啡3mg静脉注射镇痛降低心肌耗氧。POCT检查结果: CK-MB:23.78ng/ml。评估溶栓适应症,经家属同意溶栓并签字,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具体应用为20mg3min+30mg30min,动态心电监测。心电监护相继出现:窦缓、室早、短阵室速、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期间应用阿托品纠正心律失常,最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溶栓结束20分钟后抬高的ST段回落,胸痛症状完全缓解。转外院进一步行PCI治疗。




预后随访:随访得知外院给予保守治疗,择期行冠脉造影检查,7天后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轻度狭窄,未给予支架植入治疗。


心得体会:溶栓再通成功的临床评价指标包括:1.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2.cTn峰值提前至发病12小时内,CK-MB峰值提前至14小时内。3.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 5.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金标准。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