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CSCO BC——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

乳腺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外科手术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昨日,在2022全国乳腺癌大会暨CSCO BC年会的会场上,刘荫华教授以“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要点”为题展开了演讲,解答了最新版指南较以往发生变更的诸多临床问题。

图1 《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主要修订的6项内容
本次大会上,刘荫华教授重点介绍了2022版中修订的6项内容,包括乳腺常见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原则、乳腺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外科经典术式的规范与标准、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的诊治原则及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乳腺外科相关操作技术的重点内容。
明确现行乳腺癌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根治性手术的地位是关键!
肿瘤根治性手术是一大类以治愈肿瘤为目的的手术方式[1]。目前,改良根治手术成为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最主要的根治手术方式[2],我国约70%的乳腺癌病人接受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
大会上,刘荫华教授指出,现行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四级手术目录存在诸多不合理。比如,四级手术目录涵盖的胸大小肌联合切除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已不再应用。又比如,现行给病人达到肿瘤治愈的手术方式却都没有列入进这部分。所以,虽然现行的手术方式不属四级,但以达到肿瘤治愈为目的的手术方式都应属于四级。

图2 重申明确现行乳腺癌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根治性地位
此外,刘荫华教授还强调,在最新版的指南中加入了关于乳腺外科腔镜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相关临床问题的章节,旨在推动并规范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图3 腔镜技术(推动新技术在临床应用)
炎性乳癌严禁保乳!严禁前哨淋巴结活检!
大会上,刘荫华教授指出,在最新版的指南中新增了关于炎性乳癌的章节,推荐意见中定义了炎性乳癌的诊断标准,炎性乳癌全身治疗应优先强调手术适应证及术式,严禁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图4 炎性乳癌禁忌保乳和前哨
初诊IV期的乳腺癌首选全程治疗!
刘荫华教授还指出,在最新版的指南中也新增了关于初诊IV期乳腺癌诊疗、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三个章节的内容。

图5 2022版新增四个章节
关于初诊IV期的乳腺癌,外科治疗应该如何去做?
基于CSBrS-002研究,专家达成共识,初诊IV期的乳腺癌应该首选全程治疗,并且明确的手术目的。

图6 初诊IV期乳腺癌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背景

图7 初诊IV期乳腺癌诊治临床推荐意见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分开进行诊治!
既往多数文献将妊娠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 in pregnancy, BCP)和哺乳期乳腺癌(postpartum breast cancer, PBC)统称为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PABC),近年多项研究数据表明,BCP和PBC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其诊治关注的重点亦不相同[3-5],故在最新版的指南中将BCP和PBC分开撰写。
大会上,刘荫华教授还指出,PBC的诊治原则基本上与非哺乳期乳腺癌、非妊娠期乳腺癌相同。

图8 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
乳腺癌的中心静脉输液通道,与其“堵”,不如“疏”!
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 CVA)在乳腺癌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等。
大会上,刘荫华教授指出,关于乳腺癌的中心静脉输液通道的规范与标准,与其“堵”,不如“疏”。
刘荫华教授还指出,目前很多医院在使用中心静脉输液通道时,在临床应用中仍使用CVC来给病人做化疗,这些应是在急症的情况下才需要用之应对,包括使用PICC也应有合理的适应证。

图9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
最后,刘荫华教授总结道,作为中国乳腺外科领域专业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始终关注乳腺外科临床基本问题,并致力于加强多学科合作,搭建适宜国情的学术研究平台。
最后编辑于 2022-04-19 · 浏览 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