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的会诊学习经验

发布于 2022-04-19 · 浏览 2368 · 来自 Android · IP 陕西陕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1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zjmjxnc 推荐
iconzjmjxnc +2丁当

很多人拿到会诊单的第一步,看到会诊单里比较敏感的词,比如“儿童”,比如“合并疾病较多”,又比如“合并严重疾病”,或者会诊单描述的并不清楚,先就开始方了。

我写会诊系列的初衷,一方面是想总结会诊的经验,以便大家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想提供一个思考的路径,我不喜欢一拿到会诊单就去问“这可咋整啊”,而是把该问的问题、该了解的情况、尽你所能考虑的东西都想一遍,这时再问“该咋整”,此时即使你不能拿出任何方案和想法,我都会觉得在这个会诊过程中,你尽力了、学习了,这样才能长经验。


我的会诊经验大概从2019年9月开始,回科室第一个月跟着翔总值副班(科室并没有给我排班,是我自己主动要跟着他值班的)。当时他跟我讲了很多东西,诊断、治疗、注意事项等,当时我的脑子是乱的,只觉得人家怎么那么厉害、我怎么这么水。真正开始学习、总结的时候,是自己独立值班后,也就是2019年10月开始。


开始独立会诊时,问诊、思考可以说是一团乱,思路这种东西,根本没有的。即使在我当时记的笔记里,现在看来没有什么逻辑、思路等。但是,那都是我一步步成长的见证。


那么,我是怎么一步步学习的呢?


每次会诊一个比较复杂或者我不确定的患者,我在会诊完成后都会记录下来:

1. 先记录下自己的问诊、精神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的结果;

2. 罗列可能考虑的诊断(结合自己翻书、查资料),哪些诊断需要再问一些病史以明确,哪些需要排除的诊断需要补充病史,记录下这次没有问到的情况;

3. 目前能给予的处理是什么,包括检查和用药;

4. 请示上级医生,再次确认自己漏问、漏查的项目,上级医师的考虑及思路,这点是可以直接问的;

5. 自己查相关书籍、指南和资料,进一步了解所涉及的疾病,不要只限于自己所知道的、上级医师告知的,这点很重要;

6. 追踪患者所在科室的处理及病情后续演变。


我当时的笔记如下图所示。

img



img



以上就是我的会诊学习经验。其实包括现在写文章,也是逼着自己学习的一步。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点的分享只是很简单的一步,思路和方案的形成才是我们最终需要掌握的。共勉。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68

15 42 2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