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内医师成长日记脑神经篇(面神经)


面神经为混合神经,分为运动神经和中间神经。
运动神经→面部表情运动
中间神经包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司味觉、腺体(泪腺、唾液腺)的分泌,以及内耳、外耳道等皮肤感觉。

1.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脑桥下部被盖腹外侧)→绕过展神经核→脑桥下缘出脑与位听神经并行→内耳孔→内耳道底部(与位听神经分离)→面神经管→膝状神经节→茎乳孔出颅→腮腺→五个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支配面部诸表情肌(除外咀嚼肌、上睑提肌)
支配耳部肌、枕肌、颈阔肌、镫骨肌
上部面肌(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神经元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控制
下部面肌(颊肌、口轮匝肌)神经元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
2.感觉纤维(中间神经)
(周围突) 舌前2/3味觉→舌神经→鼓索神经→面神经管→膝状神经节(1级神经元)
膝状神经节
‖(中枢突)
形成中间神经
‖(与舌咽神经味觉纤维一起)
孤束核(2级神经元)
‖(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
上行(内侧丘系内侧)
‖
丘脑外侧核(3级神经元)
‖
中央后回下部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膝状神经节内),接受鼓膜、内耳、外耳及外耳道皮肤的感觉冲动。
副交感神经纤维(司泪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
脑桥上泌涎核
‖
中间神经
‖
鼓索神经
‖
舌神经及颌下神经节
‖
节后纤维
(支配舌下腺、颌下腺分泌)
泪腺分泌纤维→中间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泪腺)
病损表现及定位
分中枢性及周围性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定位: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延髓束
表现:鼻唇沟变浅、口脚轻度下垂,上部面肌不受累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定位:面神经核或核以下周围神经
表现:同侧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
用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贝尔征)
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鼓腮漏气、不能吹口哨

面神经分段损害

1.面神经核损害
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伴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病变定位脑桥。
2.膝状神经节损害
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鼓索、岩大神经受累),可伴听觉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
耳后剧烈疼痛,鼓膜、外耳道疱疹,称为亨特综合征,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3.面神经管损害
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鼓索神经、镫骨肌神经受累
4.茎乳孔以外病变
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