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我的考博经历(从踌躇满志到怀疑人生再到重新出发)

发布于 2022-04-15 · 浏览 2.8 万 · 来自 iOS · IP 内蒙古内蒙古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2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达摩、lm1971 2人推荐
iconlm1971 已点赞
icon达摩 +15丁当、lm1971 +15丁当、尼古拉斯宋小宝 +10丁当

2022年的博士申请很快就要结束了,相信,马上就有很多同学就会收到拟录取通知,当然也有很多的同学会留有遗憾,疫情之下,硕士的就业情况并不明朗,大家都想深造,我也是这里面的其中之一。说说我吧,今年的我,已经是第二年考博了,这一年并不容易,应届的时候,女朋友顺利升入某985大学,而当时我也挨个联系了学院的所有老师,全部拒绝!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十分怀疑人生,当时的我认为我的科研成果很丰富了:专利(实用➕发明都有)、北核、SCI,这三项每一个我都是≥2的,其中有一个数量甚至≥4,这让我觉得老天爷对我不公,而后我决定做科研助理,一年来,我亲身经历了一些学校,也申请过一些学校(6 7所吧,记不清了),感觉这一年经历很多,感慨很多,马上就要为我考博的经历画句号了,仅以此贴纪念一下我这段青春吧,当然了,下面这些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看法,经历有限,只是分享。

一、考博有没有黑幕?关系是否重要?

我是参加了4所学校的申请考核,全部是985,其中两所是C9;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说说我的看法吧;也许真的没有黑幕;你要相信,众生皆苦;从一个学校负责招生老师的角度来讲(行政方面的老师哈,一般应该是负责主管招生的副院长或者招生秘书啥的),他希望招生结束后被人指指点点嘛?不会,相信我,他(或者他们)一定会把招生工作做到尽可能让所有人无话可说,让你心服口服,以至于这种程度严苛到已经变味了,也就是说,面试和笔试这关,你放心好了,进了考场,谁都一样,学校有要求,天王老子来了也一样;那么提前由硕导或者其他关系联系的“关系户”呢?这个我相信是存在的,而且我也见过,但是,我想说,除非他是什么“外甥、侄子、小舅子”等等,能够通过所谓“关系”联系到博导的人,他硕士期间在科研上一定有很大付出(通常情况下),其实我说实话,一般的硕导是不太乐意推荐的,一方面硕导是对考生本人的担心(你广撒网),另一方面就是怕联系了,对那个博导的担心(他广撒网),成年人的世界,尤其是导师,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不帮你,也是为了避免很多麻烦,人之常情;其他什么的“黑幕”,就比如:要自己人呀什么的,这种问题,通常要归结先天优势上(有,但真的不多,机率小于1%)和申请前的邮件联系导师上(有的同学竟然选择盲报,不联系,不是不可以,但你误解申请考核了),这是另一部分内容;但我还是想说,归根结底,要看怎么看待“申请考核制”的本质,他只是一场考试,最多不过1小时,你的科研经历是3年,这场考试你也许状态好,上了,也许状态一般,没上,都说明不了一个人的优秀程度,曾经一位年轻的博导就在聊天里跟我抱怨:现在学院学校把申考弄得变味了,有一些很有科研思维的同学仅仅是心态不好导致现场评分太低,我们导师都觉得可惜,因为人才是我们招过来要用的,口才好,能干活嘛?但是很无奈,考试永远都是相对公平,成功当然值得高兴,失败的人,绝对不能以此为衡量,评价自己宝贵的科研经历和青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你会因为不小心踉跄了一下就说自己腿脚不好嘛?往前继续走便是了。

二、盲报(邮件都不发的那种)、广撒网(考生的广撒网)、科研计划书

相信我,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这两点是大忌,首先说,博导的研究方向一般都是领域内相对比较细微的,如果不是自己本实验室的学生,或者本校的学生,其他人一律在博导眼里属于“其他领域”,那么你作为其他领域来的人,想凭那几页科研计划和面试,就想轻轻松松上博,不是不可能,太难,人,还是要找“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苹果”吃,更何况,我所见过的大多数博导,他们的内心,其实都十分“高傲”的,他们经历了很多,自然会认为自己才是本专业的学术前沿,而你,只是个学生;那么怎么写邮件?怎么打动博导?怎么套磁?不用我多说,经验贴一大堆,我只想说:求同存异(你做的,你会的,他用的上)就好了,他不选你,不是你不优秀,只是他用不上,他也有考核压力,他只是为自己团队选拔合适的人才,这样你也舒服,他也舒服,当然了,你可以说自己学习能力强啥的,这里我引用一个曾经的老板在我离开的时候说的心里话:其实你们硕士申请考核来的人,在我们眼里,能力都一样,就看心诚不诚,能不能勤快干活就完了。广撒网这个,如果是同一学校,在面试前还好,你为了省点时间,一天内全学院搞定了,动动鼠标,面试就等死吧,不同学校,一定要参考往年的报考时间,冲突了,那种纠结的滋味会让人睡不着。别的不多墨迹,就一个我想提醒:科研计划书,这东西其实在老师眼里来看(大多数正常的导师)代表不了啥,你设计的那个玩应(或者抄paper的)也是垃圾,但形式上一定要搞好:1、实验目的;2、提出问题、3、作出假设、4、实验步骤(不懂的抄硕博论文去,别偷懒)5、实验预期,会作图的作点图,花花绿绿的看上去也好看,总结起来一句话:让人觉得,这个孩子,用心了,就完了。最最最最后,即便你是广撒网,也别连邮件都不发,当然只会四个字的(欢迎报考啥的)就放弃,换另一个吧,真的,大家都忙,我为了考学忙,你博导工作忙,聊都不聊一下,我报考个啥劲呢。某位老师的邮箱里一年邮件400+(我亲眼所见),他会回的,最多也就2、3个。

三、读博?赌博?

这部分不是鸡汤,其实我相信大多数人考博,都是生活所迫,哎,没办法,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还是那句话,众生皆苦,拿我举个例子:曾经我与一位刚回国的博导交谈甚欢,邮件后打电话就两个小时,他刚回国,需要建设实验室。我又是第一个发邮件给他的学生(当然了,后来发现他是骗我的,只是因为我是男生)。二话不说,买机票,走着(当时觉得,哇好学校,老师人真好啥的),一个月的建设实验室时间,由于他刚入职,我连科研助理的钱也没提(当然也是不好意思,毕竟为了考博,苦点算啥呢),一个月以后,我发现他对科研的要求近乎变态,让人压力巨大,最让我难受和伤心的,他吹着口香糖泡泡,把腿放在桌子上跟我讲话,下了很大决心,我决定离开那里,我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明明那么好的机会,你为啥放弃?其实经历那段时间后,我开始发现:光鲜亮丽的博士身份背后,有多少苦?也许我们未曾了解过;即便十分渴望这个身份的我们,是否真的想清楚了,你真的能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么?读博时候,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依托你和老师的相处模式的,不要只想拿到身份,压力大的时候,你会真的觉得,妈的我管他让不让我毕业,我先举报了你😂,这需要有一段亲身经历才能彻底明白,那个时候,我也理解了,为啥有的人考上了想退学,有的人决定再考,match真的太重要了,而仅仅依靠前期的联系,也可能并不能发现这位博导的个性与风格是否和自己一致,也许就是读博=赌博的含义之一吧,退一万步来说,考上的人,踏踏实实的,把后面的路走稳,没考上的人,安慰安慰自己,可以拿我举例,还有个人曾经都考上了,还退出的呢,没考上也许是个好事。换个学校继续便是,中国高校太多,一个学校的一个学院就有多少呢?总会有伯乐的,这一点一定要相信,当然也贵在坚持,我也知道这很难。

四、人要做能力范围内的事,坚持也是如此

你知道经历太多失败人会怎么样嘛?患得患失,我便是如此,我失去了我最想去学校的机会,面试太紧张了,哎,后来我的父母劝我:要跟自己和解,人,要放过自己。那段时间我在想,我到底为啥非纠结这个读博不放?身边有的朋友做生意风生水起,有的决定去体制内躺平准备过小日子了,我竟然每天闷闷不乐因为这个考博的事,我觉得我的生活每天都是阴天,我觉得我没珍惜好每一天,我在想我们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也许本身就是快乐的,春晚小品不是说嘛,人应该多想想自己有啥,别想着自己没啥;当然了,有的同学也在纠结,我是去A呢还是B呢?相信我,什么选择都是好的,一块钱,有一块钱的花法,十块钱有十块钱的花法,甭管咋花,随心就好,也别想以后后不后悔,以后的事,谁能知道?没人能给你答案,现在的形式一年一个变,也没人能预测未来,患得患失久了,人就不自信了,考博的事再大,还能比活着重要?活着咱图个啥,想清楚了,别执念太深,忘了自己为啥考博,为啥生活,不为了图个健康快乐嘛。当然,千万不要放弃,自我否定等于提前终止了比赛,有更想去的学校所以放弃啥的除外,我没准备好,太难太累了等等,真的真的不是理由,你没经历呢,我们都善于自己吓唬自己,真的。

短暂的一年,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学校,现在想想,真的是人生的一大笔宝贵的财富呀,我也相信现在还有坚持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我真的相信,当我们老了,走不动了,只剩回忆的时候,哪怕随口冒出一句:卧槽我曾经那么的执着和努力😅,想想,也是蛮有趣的。哦对了,说说我的去向吧,我选择放弃了所有的学校,去女朋友那工作了,别说我躺平,毒鸡汤什么的,选择,你看外面春暖花开,对我来说,我该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了,异地太久,对我也是痛苦,当然,我们每个人应该,也必须,在我们最美好的年纪里,寻找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说的太多,废话太多,加油吧各位,希望大家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好运气🥳🥳🥳🥳🥳🥳

最后编辑于 2022-04-16 · 浏览 2.8 万

133 727 37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