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LE术后屈光回退,Circle模式补矫


SMILE术后3年,屈光回退约-1.5D,行双眼Circle模式补矫。
其原理就是在原SMILE的帽(一般都直径介于7-8mm之间,第一次手术如果光学区设置6.5,则帽直径约7.6mm)外面,制作一个直径约8.1mm的LASIK瓣,扫描区域一般为环形,使新扫描的区域和原来SIMLE帽连接起来形成LASIK的瓣。
其连接方式有4种
- 只做边切。 也就是把原来的smile帽子直接做边切形成瓣。但是大多数simle都不会做8左右的帽子,所以这种方式基本可以不考虑。
- 新扫描的部分的厚度>原smile的帽厚度
- 新扫描的部分的厚度<原smile的帽厚度
- 新扫描的部分的厚度=原smile的帽厚度。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常见。为了保证新扫描的部分和原来的帽子能连接上,在连接处实际上是“T”型,也就是做了个小小的边切。厂家建议是±10um就可以了,机器的默认是±20um.
下图就是4种模式的示意图


选择完第4种模式后,设置相关的参数。直径一般设8-8.1mm,深度设为原来smile帽子的深度(一般110-120um),边切角度一般90°。
重点是蒂部的方向。一般smie的切口大多设在90-120°方向,新的蒂厂家建议尽量远离原来的切口,免得掀瓣时出现瓣破裂等异常。本病历原切口是120°,所以双眼都设置成0度也就是3点钟方向的蒂,右眼在鼻侧,左眼在颞侧。

这是连接带的设置。
本例设置连接带为6.6(原光学区6.5+过渡区0.1),上深度110um,下深度130um(就是厚度120um,正负10um)



这是进入Circle模式的示意图:


设置完Circle的参数后,设置patient eye参数。
第一栏为K值。本例病人有一个眼K值少于37.5D,输入后机器不接受,工程师建议输成37.5D。
第二栏为角膜最薄点厚度
第三栏为患者的残留球镜、柱镜及角度。这个设置不影响瓣的扫描,因为具体补矫多少是在准分子机器上实现的。
▲第四栏是负压环(锥镜)大小的选择。工程师建议选M环,实际扫描是用S环。
第五栏是原来simle切口的数据。本病例直径为6.5mm,深度为120um,切口发现为120°,边切角度为90°。

这是实际设置完的照片


这是术中扫描完的效果(比较多OBL产生):

后续就是和常规的Lasik一样掀瓣,打激光,复位瓣。不同点就是连接带(图中内环)处粘连比较紧密,相对难剥离,原simle的帽子3年了,还是比较好剥离。
以上。


最后编辑于 2022-04-15 · 浏览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