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致谢都没有,那没问题了,往X里搞!”Acknowledgments的一点讲究
SCI的Acknowledgments部分,即致谢。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是最能自由发挥的部分,可以畅所欲言。
之前华科大的一个学生将向自己女朋友求婚写到了SCI的致谢中,制造了惊喜。
更早之前,西班牙生物学家David Tamayo在他一篇论文的“致谢”中,也写上了求婚语“Will you marry me?”

其实关于Acknowledgements也有一些讲究,本身的实际用途其实是对于对paper有过实际贡献但又不至于将其列为作者的人、单位或者项目进行记录。这就衍生出了大致三个作用:
1.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挂基金或者其他资助对象,很多杂志都是将其并到Acknowledgments部分中。当然有部分杂志也单独为了资助开出了小标题“Funding” or “Financial support”等等;(大家都知道的就不多说)

2.规避可能带来的利益官司。就比如你做个临床研究,需要病理数据,影像数据啥的,影像科可能会考虑带一两个人,病理科可能有时候就...... 即使想起来了,也还有那么多人,挂名的话也不可能都挂上去,那就放Acknowledgments中。

曾经某个大学的基础学系G和其学校的附属医院某科室C合作一个课题,发了一篇10分多的文章,结果基础学系的某博士执行了骚操作,修回时把附属医院的作者全剔除掉。C科室的医生在提供完临床标本辅助修回后,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真以为G学系还一直在忙着处理稿件,直到发现自己的图已经被发表。一气之下,便去找G学系理论:

见私下解决不成,C科室找到了医院里的科技处,科技处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后问了一句:“他给你致谢了吗?” "没有。" “连致谢都没有,那没问题了,往X里搞!”
(后续一直没机会去问,有机会肯定要去八卦下,C那会儿非常想让对方毕不了业
但凡那会儿G学系的谁多写个一句致谢,都不会有如此大的隐患,当然,在这也不鼓励大家做这种缺德事。
3.宣传打广告,这其实是相对隐形的作用。很多润色机构润完色后都会要求稿件在致谢附上润色机构名字以及对应的网址链接。还有的比如给某个厉害的技术人打个广告,附上单位和邮箱等等。我曾经也给自己远在美国学统计的发小打了一次广告,给某个提供一点技术服务的公司朋友表达了感谢。

当然,绝大多数如果没得写也可以感谢一些开源软件,即使是开源免费的。
至于说致谢里写求婚,当然也可以。但是新意好像不太够了,而且现在不都流传了一个说法:在大论文里致谢对象就是立flag~

最后编辑于 2022-04-14 · 浏览 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