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3类常见多重耐药菌用药策略一文厘清




1、MDR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治疗策略:联合使用具有抗PA活性药物
针对MDR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通常选择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并适当延长疗程至10-14天,表1为大家总结了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常用抗菌药物:
表1.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常用抗菌药物

多粘菌素为杀菌药物,可作为治疗MDR G-杆菌的有效药物,雾化吸入对MDR G-杆菌引起的VAP危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常作为静脉抗生素的辅助措施。
2、MDR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治疗策略:根据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
鲍曼不动杆菌是ICU长期住院患者呼吸道最常检出的细菌,可定植于医疗环境内多种医疗器械表面。其治疗策略根据患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分为:
- 碳青霉烯类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碳青霉烯类耐药患者治疗方案。
- 碳青霉烯类敏感患者首选碳青霉烯酶类,次选舒巴坦,常联合使用。
- 碳青霉烯类耐药患者首选多粘菌素类,次选替加环素,或联合使用,或其一联合舒巴坦使用。
替加环素作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者治疗方案的重要一环,其肺组织中分布是血流的8.6倍,肺泡巨噬细胞中分布是血流的78倍,理论上对除了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之外的绝大多数肺部感染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VAP中替加环素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组,对于替加环素在VAP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
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治疗策略:首先判断是否为致病菌,再酌情选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体内常见定植菌,多数检出菌可能并不是致病菌,而是定植菌,不需要额外针对性治疗。对于致病菌通常可选择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氟喹诺酮、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治疗。
下呼吸道检出MDR菌需判断其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如下呼吸道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致病菌与定植菌的比例可能为1:3~1:12之间,此时还需关注下呼吸道分泌物性质、肺部影响学动态表现,并结合PCT、内毒素测定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普遍在医院环境中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在体内定植,临床需注意区分。临床上通过ICU环境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胃肠营养管理等方式,进行预防,可以有效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