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DNA结果怎么看?手把手教你一眼就懂。


前两天,有位乙肝患者朋友在我的门诊咨询微信群里发来两张乙肝病毒DNA(HBV-DNA)的检验报告单,并留言说:“这个抗乙肝病毒药控制不住,复查乙肝病毒DNA值升高了”。
我看了一下他发来的结果,瞬间明白了是什么回事。其实并不是他认为的那样,他之所以误以为升高了,那是因为没有看懂乙肝病毒DNA的检验报告单。


"1.04E+08"和"6.07E+03"相比,后者更高?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经常看错或看不懂乙肝病毒DNA的检验报告单,那是因为它的结果书写和其他检验单不同——里面的"E+"是导致很多人看错或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E+”就是“次方”的意思,其实依然不够通俗易懂。
“E+”其实就是“剩以10的多少次方”的意思,其中的“多少”就是加号后面的数。这位患者朋友在1月21日检测结果“1.04E+08”的意思就是“1.04×10^8”,也就是说其结果是104000000 IU/ml,而2月21日复查结果“6.07E+03”就是“6.07×10^3”,其结果就是6070 IU/ml。
很显然,经过治疗后,乙肝病毒DNA显著下降,说明目前抗病毒药物有效,有力遏制了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不是他所说的“这个药控制不住,复查乙肝病毒DNA值升高了”。
如果掌握这样看就不会犯错了。
当然了,用“E+”来表示“剩以10的多少次方”确实容易让很多人看不懂,而且这不是一两家医院这样出结果,全国医疗或检测机构普遍这样做,甚至在医学上算是一种“规范”,但这样做容易导致很多人看不懂,所以这样书写确实很值得商榷,笔者在此也建议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
此外,这样的报告单还有一个值得修正的地方是——检测结果单位是“IU/ml”,但参考范围却是“1000拷贝”,让人更看不懂了。
IU/ml和拷贝之间应该怎么换算?1 IU/ml=1000拷贝?
其实并不然。
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水平是乙肝病毒复制和了解体内病毒量的可靠定量指标,也反映病毒传染性强弱、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方法是可检1000IU/ml以上的病毒载量,而小于1000IU/ml则需要做高敏检测。
因为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乙肝病毒DNA的结果差异很大,为了统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近年前开始建议并推荐统一使用“国际单位/毫升”作为检测值单位,即“IU/ml”,并将标准物质发放给各个试剂厂商,让他们把各自检测结果和标准物质比较,便于使检测结果尽量统一。
不同厂家的试剂盒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标准物质的换算系数不同,大多数换算系数为5~6,即1 IU/ml≈5~6拷贝,而国内一些厂家的换算系数为1,即1 IU/ml=1 拷贝。
不同医疗机构如果采用不同试剂,其“IU/ml”和“拷贝”的换算系数可能不同,因此,上述化验单出现检测结果的单位和参考范围所用的单位不同,而且写的是1000拷贝,显然不够严谨。
作者:王生成 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来源:科普医哥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7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