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密切接触者多少天才可以解除隔离?答案可能你想不到!


根据之前的规定,新冠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一般如下:
密切接触者集中隔密观察满14天,隔离期间开展3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且无新冠肺炎临床表现的,可解除隔离;次密切接触者与密切接触者同步解除隔离。
有的地区对密切接触者的要求是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进行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做一次核酸检测。
- 新版诊疗方案的解除隔离标准
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肺炎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与既往诊疗方案要求“所有确诊病例全部在定点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和观察”不同的是,在试行第九版中首次提出轻型病例不需要住院而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因此,试行第九版诊疗方案增加了解除隔离管理标准。
根据国内研究显示,处于恢复期的感染者在核酸Ct值≥35时,样本中未能分离出病毒,与之密切接触者未发现被感染。
因此,关于新诊疗方案制定的解除隔离标准为:“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 值均 ≥ 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为 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如果没有条件测基因,可以根据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低于 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

普通型、重型、危重症则需要住院,当住院患者符合上述解除隔离标准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可达到出院标准:①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②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③ 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解除隔离管理和出院后注意事项方面,将原版的“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且删除了建议出院后第2周、第4周复诊。

综上所述,在国家卫健委的最新版诊疗方案里,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或者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小于规定值(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这意味着轻型感染者可在转阴后的第2天就可以解除隔离,而不是既往的转阴至少14天后才能解除隔离。
- 密切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是多少天?
从新版诊疗方案中可以知道,如果每天都进行检测的话,第一天核酸阳性,然后第2、3天核酸均阴性即可解除隔离,理论上最快3天可解除,这样乍一看,密切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不应该比感染者更为严苛,因此,有人认为密切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时间最快也是3天。
果真如此吗?
其实并非这样!
确定感染说明其已经过了“窗口期”才被检测出核酸阳性,而密切接触者就算被感染了,如果还没有过“窗口期”则不能测出。
窗口期是指从病原体进入人体到被某些检测技术检测到的时间段。在窗口期内,由于受感染者体内病毒含量较低,受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检测到病毒,导致漏检。
那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窗口期是多长时间呢?目前几乎没有公开资料说明,笔者也咨询过几位来自海南、北京等地的检验专家,均不是很清楚这个答案(知情者可以留言告诉我),但笔者从目前的资料获知,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到出现新冠抗体阳性的窗口期至少需要1~2周,而核酸转阳通常明显短于抗体转阳时间,因此,核酸的窗口期应该是在7天内,当然了,也有特殊病例是经过很多次很长时间才被检出,甚至被感染却一直未能检出的。
也就是说,明确核酸阳性的感染者已经过了窗口期,且转阴后病毒载量在减少,在排除误差和假阴性的情况下,间隔24小时复查均阴性,说明其病毒载量已经下降至不足于传染人了 ,所以可以解除隔离——而密切接触者如果被感染,其在前面几天的病毒载量应该是在逐渐升高,需要一定的天数升到阳性值才能被检出,因此,在前面的时间核酸阴性可能是病毒载量还没有上升至阳性值,而不是在减少,而且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时间和窗口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解除隔离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因为其内含明显不同。
那么,密切接触者需要多久才能解除隔离比较合适?相关规定还没有更新之前,目前还是按照14天,结合新冠核酸的窗口期时间、新冠病例的潜伏期时间以及为了能尽量不影响人民生活和生产,笔者认为很有可能会缩短时间——如果缩短时间,可能缩短为7天,或者10天,当然了,最短可能为7天,但肯定不会是3天。
作者:王生成 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来源:科普医哥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