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间骨折PFNA1例
患者:男性
年龄:76岁
主诉:摔伤左髋部致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
术前X线:




术前评估心肺功能
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入院第2天上午行手术
使用王志刚教授专利产品“下肢牵开器”
未使用牵引床
使用骨勾辅助复位

害怕从骨折端进针
进针点故意内移


防止主钉自骨折端插入
导致髋内翻
需要顶棒顶住大转子
或者骨勾辅助复位
复位后最好克氏针临时固定
阻挡骨折再移位

千防万防
进针点还是偏外了
可能是开口时外侧没有阻挡
导致插入主钉时就偏外
幸好骨勾没撤
维持复位





关于长钉,短钉之争
文献观点:




但是对于特殊分型逆转子
长钉能给心理上的安慰
长钉适应症:
逆粗隆骨折/
转子下骨折/
严重骨质疏松/
髓腔过于宽大/
内固定失败后翻修/
病理性骨折
使用长钉需要注意:
股骨前弓问题
远端锁定问题
远端激惹股骨前方骨皮质问题
听王秋根教授讲课:
只要远端的锁定螺钉,距离骨折端的距离>5cm,就可以安全选短钉。

园子里很多大神,尤其是@修骨匠人 蒋老师,分享了很多实用技巧,一直在反复学习,自己转子间骨折做的并不多,临床操作中的一点点经验分享,让各位见笑。
总结分享:
1,牵引床和牵开器,二选一,靠人工复位,很难
2,没有复位,一定不要轻易开口,一旦开口扩髓了,发现复位不良,再想调整,一切都晚了。
3,维持复位很重要,不管是骨勾,克氏针,或者复位钳,只要能维持复位,手术就成功了一半。
4,长短钉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术后的康复锻炼和防跌倒才是最重要的。
5,至于切口321,521,211,111,都不重要!
6,老年人早安排手术,尽量完美复位,早期康复锻炼,早下床,减少卧床并发症,安全出院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最后编辑于 2022-11-10 · 浏览 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