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学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兴起的一门以人类活动为中心,以人类栖息地为对象,研究城市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综合与融会,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李文华)。
2 城市生态学的形成
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气候变化(如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特别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绿地减少、教育与卫生滞后等。
因为上述原因,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问题。从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发展正在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新的城市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3 城市生态组织
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一项国际性的研究计划—人和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研究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以及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环境过程和环境压力,找出人类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径和方法。
1974年,国际生态学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来协调各国的城市生态研究。
1984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如松;秘书长:欧阳志云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城市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克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城市规划学会成立于1992年12月,其前身为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产业生态学研究组
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者协会
4 城市生态会议
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
1986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其重点在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城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98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生态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为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与国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1997年12月,全国第三届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专题讨论会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继召开,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1990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展开了生态城市研讨会
2002年8月在中国深圳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
5 中国的城市生态问题
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1)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建设起来的城市。生态市建设,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充分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具有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在约翰内斯堡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上,生态城市规划被公认为各国政府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一个具体行动。
(2)中国生态城市实践方法
生态城市实践方法应该是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保证长期的生态健康和后代人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同其他的规划有两点区别。它的规划时间一般超过20年(总体规划的年限),为长期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生态城市规划比起其他的规划所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中国的生态城市方法反映了最需解决的两个方面—经济和生态,目的是为寻求经济和社会利益,长期的生态健康和资源管理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问题会在生态城市的讨论中变得越来越来重要。
(3)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展望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 孙丽萍8月18日报道:生态规划已经登上中国城市发展的时间表。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希望在二三十年内建成生态型城市。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全在15日召开的城市生态环境高层论坛上说,上海计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正在加紧制订相关目标和标准。
上海刚刚启动了一项以建设健康城市为目标的三年行动计划,将700亿元人民币投入300多个环境治理项目。到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行期间,上海主要环境指标将全部达到WHO标准。近年来,上海每年将把占GDP3%的资金投入环保。
此前,广东省佛山市提出了到2010年建成生态城市,而浙江、山东等省份也已经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绿色GDP、生态足迹、“循环经济”等一些生态学专业术语也开始出现在一些省长市长的讲话当中。
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城市化率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将突破50%,大小城市都将面临与日俱增的资源环境压力。
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认为,未来30年间中国城市面临的生态压力可能增加3-4倍。到2030年,中国将有4亿新增人口进入城市,加上城市消费水平迅速增长,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在拥有亚洲第一高楼和最漂亮的城市天际线的上海,每天有4400吨污泥和近6500吨工业废弃物走投无路,而空气中固体颗粒的污染水平更是发达国家城市的3-6倍。在西部,保护城市生态的任务更加严峻。
虽然一些城市已经将建设生态城市列入议事日程,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投资有所增加,但中国生态学专家对未来并不盲目乐观。
中国科学院院士牛文元指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遏制。不过,一些大中型城市正在实施数字城市战略,令降低城市资源消耗成为可能,为实现“生态城市”带来机遇。(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7 中国的城市生态研究展望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由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第七,加强国际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李文华)
8 相关链接
国际生态网—城市生态
http://www.21ceco.com/csst_BigClass.asp?BigClassID=2&BigClassName=城市生态
中国生态产业
http://www.west86.com/
Urban ecology
http://www.urbanecology.org/
Urban ecology Australia
http://www.urbanecology.org.au/
Urban ecology center
http://www.urbanecologycenter.or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