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践行精准新格局,迈向生存新高度——乳腺癌分会场精粹

发布于 2022-03-14 · 浏览 1396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58】践行精准新格局,迈向生存新高度——乳腺癌分会场精粹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CPOS特刊2021年08月19日T4版.pdf

篇首:

乳腺癌分会场线上线下,聚焦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ET)、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策略优化、探索方向等展开精彩演讲与探讨。


全文


【58】践行精准新格局,迈向生存新高度——乳腺癌分会场精粹

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CPOS特刊2021年08月19日T4版.pdf


下午乳腺癌分会场线上线下,盛况非凡。会议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并主持会议,与会专家聚焦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ET)、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策略优化、探索方向等展开精彩演讲与探讨。






药物递嬗,格局鼎新;早期可待,晚期突破


徐兵河教授表示,HR+早期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以“合适人群、合适药物、合适方案”为中心,HR+早期乳腺癌ET理念不断更新、策略不断优化、实践愈加精准。CDK4/6抑制剂的成功探索,使HR+晚期乳腺癌(ABC)治疗迎来了突破性进展,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前移至HR+早期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研究结果同样令人鼓舞。本场会议的学术内容将对大家梳理进展、剖析问题、探讨策略、优化实践大有裨益!


胡夕春教授谈到,CDK4/6抑制剂深刻改变了HR+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突破了传统化疗疗效“天花板”,在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单药基础上联合CDK4/6抑制剂也使患者获益更上一层楼。同时,CDK4/6抑制剂代表性研究的精良设计对HR+乳腺癌后续的探索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第一篇章:HR+早期乳腺癌】甄选AI,赋患者更优生活;精准无垠,迈向更高治愈率


HR+早期乳腺癌走向治愈的新思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系统回溯了HR+早期乳腺癌治疗发展历程。随着对基因分型的深入研究,以及非肿瘤因素对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中国HR+早期乳腺癌面临新的挑战。CYP2D6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中存在显著差异。亚裔人群以CYP2D6中等代谢型居多,中国一半以上的人群携带CYP2D6*10等位基因。既往研究表明,CYP2D6基因多态性影响他莫昔芬(TAM)对亚裔人群的疗效。就作用机制而言,将TAM更换为不经CYP2D6酶代谢的AI应是目前最可行的策略。马飞教授正在开展STEP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在中国携带CYP2D6 *10等位基因的HR+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在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基础上以AI替代TAM的疗效对比,从而为这部分患者的精准分层治疗策略提供中国证据。


随着乳腺癌“全方位提升、全周期促进”的“两全管理”理念的深入以及研究数据的丰富,非肿瘤因素对HR+早期乳腺癌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AI类药物相关的骨安全性问题(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规范治疗依从性。马飞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甾体类AI,甾体类AI对骨安全性的影响最小,是最佳可用治疗。


从经典到精准,关注“净获益”——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历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汪成教授以“流行病学-经典之路-精准优化-未来探索”为主线,全面总结了HR+绝经后早期乳腺癌ET的历程。辅助ET是HR+早期乳腺癌患者实现长生存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绝经后人群2~3年AI转换治疗与5年AI方案获益相当,均显著优效于5年TAM方案,AI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ET基石方案。对于耐受良好的高危HR+早期乳腺癌患者,指南推荐延长ET。甾体类AI对血脂和骨的副作用均更小。


热点对话: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房林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过兆基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马振海教授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宋东教授共同围绕如何突破TAM对CYP2D6弱/中代谢型HR+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困局、如何提高HR+早期乳腺癌ET的骨安全性及总体治愈率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第二篇章:HR+晚期乳腺癌】转变理念,深化实践;优选药物,提高可及——CDK4/6抑制剂助晚期患者赢在“起跑线”


用实力领跑·构建中国HR+ ABC诊疗新格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比较了中国与美国HR+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实践的差距,我国目前仍以化疗为主,美国已向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转变。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的广泛落地、药物的优选均是优化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指南均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PALOMA-2等研究显示,相较于ET单药方案,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显著改善仅骨转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不影响生活质量。Young-Pearl研究证实,相较于化疗,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显著提高疗效和生活质量。


三种CDK4/6抑制剂之间的作用机制、安全谱及监测指标、患者依从性存在差异,对整体患者的疗效相似,亚组差异尚待进一步验证。一线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在中国真实世界研究(RWS)中也得到了验证,与前期随机对照试验(RCT)表现一致。


为生命续航·愈见HR+ABC患者生存新里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从全程管理、患者管理和药物可及三方面展开讲解了HR+晚期乳腺癌治疗水平提升策略。合理排兵布阵可为患者带来PFS和总生存期(OS)更多获益。对于仅骨转移患者,PALOMA-2研究证实CDK4/6抑制剂+AI一线治疗较AI单药显著延长PFS,达36.2个月,RWS显示其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45%;且可显著改善疼痛评分。对于内脏转移者,CDK4/6抑制剂+AI同样显著延长PFS,且对高肿瘤负荷者同样有效,缩瘤效果不亚于化疗。RWS结果提示CDK4/6抑制剂耐药后可序贯另一种CDK4/6抑制剂,有待大样本研究验证。


从患者、医生及治疗和医疗体系三方面因素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CDK4/6抑制剂安全性良好,未来,提高其可及性,将惠及更多HR+晚期乳腺癌患者,助力早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热点对话: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姜晗昉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国勤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永清教授和青岛市市立医院袁胜利教授聚焦HR+晚期乳腺癌内脏转移与非内脏转移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不同CDK4/6抑制剂的选择、全程管理中的排兵布阵策略等话题发表观点。

总结

胡夕春教授在总结中对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予以高度评价,尽管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美国仍有差距,诸如CDK4/6抑制剂的可及性、可支付性,临床观念更新和应用普及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期待未来更多HR+乳腺癌患者有机会用上CDK4/6抑制剂,享受到医学进步成果带来的生命健康福利! (云泊 整理)




CPOS特刊2021年08月19日T4版.pdf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396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