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身边的药物经济学,有续篇

药师身边的药物经济学,有续篇,
辛老师,2022-02-28
今天,去药店,续购阿托伐他丁,(原10mg/片),一问听说现有20mg/片规格(同一厂家),原社区医院购药的经验:10㎎x14片x4盒,总价6.72元,1天1次,一次服2片。取代20mgx14片x2盒(1天1次,1次1片,20mg)总药费5.72,多支付药费1.00元(28天总价),也无所谓。
后改药店购药,10mgx14片x4盒)总价7.60,比社区医院(6.76元)多付0.86(28天总费用)也无所谓。
可今天,同一药店购药,听说有20mg规格同一药,想当然,从10mg规格,返回用20mg,药费成本自然会回落(根据社区医院购药经验,也根据自己多年药事管理体会,高剂量,大包装的药品,药价一定要比低剂量,小包装的药品价格低!
本人曾写了一文文稿,在药学会议上交流:
各较大的医院,病区药房大多购置了自动药片分装机,那些大学本科毕业的药师,每天把药厂自动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精致的小包装药品,手工一盒一盒拆开,放进应运而生的脱片机,脱落药片,放在大容噐,倒进自动药片分装机,包装成小包装!
说句难听粗俗的:脱裤子放屁!
用本科毕业的药师,做这个低档次粗糙工作。这个叫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
现回到药店购药价格:20mgx14x2盒,9.60元(28天量),比原来10mgx14x4盒=7.60元,多付2.00元,差距不大,问题是与社区医院购药,反方向比,反而高剂量规格药,药价比低规格药品,价格还要贵,有点不符合药品市场价格规律。
这个就是《药师身边的药物经济学》的新发现! 其他,药物的有效性,副作用的发生率,就先别说了!
最后编辑于 2022-02-28 · 浏览 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