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发布于 2022-02-21 · 浏览 681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3 年零 7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模型简介:心肌梗死通常是因为长时间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坏死。本教程采用结扎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1.实验动物:大鼠,250-350g,雄性

2.实验材料生理盐水,碘伏消毒液,心电图机,小动物呼吸机,大鼠手术板,小手术剪,手术刀,止血夹,持针器,显微持针器,缝针,缝合线(4-0,2-0),带线缝合针(圆针,6-0),拉钩,棉签,注射器针头。

6-0缝合线,3-0缝合线,碘伏,▲1/2 6*14缝合针1个,棉签,纱布,250UI/ml 肝素钠生理盐水,5ml\10ml注射器。

3.规程

1. 大鼠称重,按300mg/kg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无特殊要求,一般选雄鼠,耐活。

2. 麻醉后,将大鼠下颌部至腹腔上半部及四肢腹面的毛剔除干净。

3. 将大鼠仰卧固定在手术板上,连接心电图机,测量术前心电图。

4. 用碘伏对颈部及胸部进行消毒,先用手术刀在颈部划一道1.5cm左右的小切口,然后用手术剪对皮下肌肉层进行钝性分离,暴露气管。打开呼吸机,呼吸机设定:呼吸频率为90次/min,呼吸比为1:1,潮气量14ml/kg。用注射器针头在气管上扎一个小口,将呼吸机的气管插管(使用前检查管中是否有异物)从小口插入大鼠气管,插入深度约3cm,若呼吸机频率无异常,则气管插管成功,若频率异常(频率不均匀,说明管道不通畅),需调整深度或角度,避免大鼠窒息。

5. 在心脏搏动最明显处,用手术刀划一刀约2.5cm的切口。用止血夹将切口周围的皮肤与皮下肌肉进行钝性分离。

6. 分离后可看到皮下肌肉有一道明显的斜纹,用镊子夹住斜纹,从右向左用止血夹分离肌肉层,直到暴露出肋骨,用拉钩将左边肌肉层钩住,再沿肋骨层从左向右将皮下肌肉层分离,分离后用拉钩钩住,暴露肋骨层。

7. 在第三四根肋骨中间,找到心脏搏动最明显的地方,用手术刀划一道痕迹,沿划痕用手术剪将第三四根肋骨及肋间肌剪断。剪断过程一定要小心,下刀要浅,不要伤到心脏或肺。一般剪断肋骨后,还有一层胸腔膜尚未破损,透过胸腔膜可看到心脏或肺。

8. 剪开胸腔膜,分别在第三肋骨切口的左右两边的上方用缝针穿过,用止血钳夹住线头和线尾,线钩住肋骨,分别向左右两侧拉开,用针头固定住止血夹,打开胸腔。

9. 用小镊子从心脏上方捏住白色胸腺,稍向外提起一段距离,可看到明显的心包膜,将心包膜剪开。

10. 心包膜剪开后,用生理盐水沾湿棉签,用棉签轻轻拨动心脏,找到左心耳及冠状动脉。用显微持针器夹住带线缝合针,在左心耳下方2-3mm处,由右向左穿过心肌,结扎冠状动脉。在该位置尽量左右距离间隔大一点,这是为了保证冠状动脉及分支都被结扎。结扎以后,左心室壁变得苍白。

11. 结扎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润湿过的棉签,将胸腔内进行梳理,尽量保证器官归位。分别对第三四肋骨进行8字缝合,即先从肋骨上方从右向左将切口拉紧,再从肋骨下方从右向左将切口拉紧,然后再进行打结。结扎肋骨后可稍作观察,看胸腔是否完全密闭,可以再缝合肋间肌以保证胸腔密闭。

12. 肋骨层缝合完毕后,皮下肌肉分层缝合,先将右边的肌肉与左边肌肉的根部缝合,左边肌肉再与右边肌肉进行缝合。然后缝合皮肤。

13. 拔出气管插管,拔出插管后密切关注老鼠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没有立即按压胸腔进行心肺复苏,逐层缝合气管处肌肉层与皮肤层。

14. 模型验证;连接心电图机,测量术后心电图。若心梗造模成功ST段上抬,有时可见Q波波幅明显增大(病理性Q波)说明梗死比较严重(一般会稍晚出现,术后24h后的心电图经常会出现病理性Q波)。

15. 术后前三天每天注射青霉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81

回复9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